出生6个月左右,大多数的宝宝就可以接受辅食了来源。这时宝宝会对固体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见到大人吃东西,宝宝往往会跃跃欲试。
关于如何更好地为宝宝添加辅食,观点非常多。有一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科教科书中的观点,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为宝宝添加辅食:4~5个月,为宝宝添加蔬菜水;6~7个月,为宝宝添加五谷和蔬菜;7~8个月,为宝宝添加一些肉类……同时为了保证宝宝多吃蔬菜并减少过敏的几率,建议延缓添加水果和鱼虾、蛋黄的时间。这种观点现在也依然流行。
那么事实上,这样严格的辅食添加顺序,是不是对宝宝的健康更有益呢?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没有医学证据显示,按照特定的顺序添加辅食对婴儿有什么额外的好处。
当宝宝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就可以考虑添加辅食了:体重达到6.5~7千克,通常这个体重标志着消化道逐渐成熟;能够坐起来并自由转动头部;表现出对食物的强烈兴趣,具有咀嚼的动作,“吐舌反射”消失;手到口动作协调;推荐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不要早于4个月,也不要晚于8个月推荐。
是否需要为宝宝喂蔬菜水?
传统观念认为,给两三个月的小宝宝喂一点儿蔬菜水,能够在宝宝无法吃泥糊状食物时帮助宝宝摄入更多的营养素。可事实上,煮过蔬菜的菜水,它的营养价值和白开水差不多。给小宝宝喝没什么营养价值的菜水,却白白占据了本该喝奶的宝宝小小的胃容量,导致奶量下降,得不偿失。
是用自制的辅食比较好,还是用市售的辅食比较好?
用自制的辅食,家长更多的考虑是选材、制作过程可控,家长更放心;选择市售的辅食则更加便捷。
如果第一种方式能够保证卫生,第二种方式能够保证购买的是合格的产品,那么这两种选择到底哪个更好,其实是难分伯仲。但是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点,不管是自制辅食,还是市售辅食,对于宝宝最初的辅食,我们要选择强化了铁的!
以特定顺序添加辅食是否会让宝宝获益更多?
事实上,很多宝宝的第一种辅食都是米粉。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要按照先蔬菜、再肉类、再水果这种顺序来添加辅食呢?
其实不需要。从目前最新的观点来看,不必担心宝宝接受了水果就不愿意接受蔬菜。所以,无须为了规避宝宝爱吃水果就会少吃蔬菜而刻意延迟添加水果的时间来自。也就是说,只要家长能够做到为宝宝选择的最初的辅食是富含铁的,其他的只要食物性状适合宝宝,就不需要考虑特殊的添加顺序,这既不会让宝宝额外获益,也不可能规避宝宝过敏的风险。妈妈要做的重点,其实是让宝宝的辅食种类尽快丰富起来,让宝宝摄入更为丰富的营养,这样才是对宝宝最好的辅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