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了解,为啥孩子和你不亲

时间:2023-11-21 16:24:56 教育 我要投稿

  01

1分钟了解,为啥孩子和你不亲

  谁陪伴多就和谁自然亲。

  媛媛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排行老大,因为家在农村,父母需要上地里干活,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不得不把她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家虽说离得不远,但父母也只能在忙过以后才能去看她。

  好不容易父母不忙了,想着接回来住,母亲发现又怀孕了。媛媛就这样一直留在奶奶家,和奶奶同吃同睡。

  渐渐地媛媛长大了,父母也希望她回家住。但媛媛却越发叛逆,哪怕住在玩伴家,都不愿回家住。和父母关系也不好,一见面就吵架。

  后来小丽结婚了,每次回来都会给买好吃的,奶奶需要的东西。回自己家,很少考虑父母的需要,基本吃个饭就走了,晚上还是在奶奶家睡。

  媛媛父母埋怨她不懂事,脾气不好。媛媛说父母太强势,而且也不知道为啥从小就和他们亲不起来,感觉和奶奶才是最亲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和自己亲,孩子内心深处也希望能和父母其乐融融,但这中间少了教养、陪伴的过程,否则,亲子关系就变了。

  02

  有了新的稳定陪伴,父母就会被替代,走出了孩子的内心。

  小敏是有着特殊遭遇的孩子,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家里已经有两个女儿,父亲就要求把她送给别人。虽然母亲舍不得,但拗不过她父亲 ,如果再要一个男孩,家里实在养不起。

  所以在小敏刚满月的时候就被送人了,新家庭是在隔壁村,从此小敏的父母就成了她的叔叔婶婶。

  小敏从小就知道她现在的父母不是亲生的。但她的养父养母对她比亲生的还要亲,在逢年过节才会回去看她亲爸亲妈。平时很少走动,她说对亲生父母没什么感情,在心里养父养母就是最亲的人。

  这种从小就和亲生父母分开的孩子,如果在新寄养的家庭得到长期,稳定的关心和爱,那养父母的位置就会替代亲生父母的位置。同样,如果不是养父母,是隔代比如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长期托管的保姆阿姨,也会有这样的结果。

  03

  孩子的亲密稳定依恋期一旦错过,很难弥补。

  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公司,做的风生水起。有了孩子以后,妻子不愿意放手公司的事,也不甘心做全职妈妈,宝宝三个月就回公司上班了。

  他们从老家请了一个保姆,平时夫妻两个很少陪孩子,因为出门的时候孩子睡着,因为应酬多,晚上回来的时候宝宝又睡了,只能看看熟睡的宝宝可爱的样子。

  就这样日子平平静静地过着,宝宝三岁的时候,孩子妈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孩子身上有很多小毛病,喜欢捡垃圾,还总说老家话,粗话,最重要的是连走路都和保姆一模一样。

  这时候孩子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小时候模仿能力强,而且什么都学,现在自己的孩子俨然已经成了保姆的孩子。和孩子爸爸商量之后,决定两个人一起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中来,无奈孩子根本不听,只听保姆的,夫妻二人才意识到这就是父母缺席的严重后果。

  钱和工作固然重要,但孩子的亲子关系最佳建立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就很难修复。

  孩子亲密关系的形成重要的是七岁以前,错过了,影响的就是孩子一生,而本来自然又原始的亲子关系也很再建立起来。

  无论是父母陪伴的缺失,还是让孩子离开父母,这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

  04

  孩子为啥小时候谁陪伴长大就跟谁亲,因为对味儿。

  育儿专家说,孩子小时候最敏感的是嗅觉,他会记住常陪伴他的人身上特有的味道。

  特别是刚出生的小婴儿,是通过嗅觉来一点点认识这个世界的,最初熟悉的是妈妈的母乳香味,最愿意让妈妈抱,温暖又安全。

  一般出生五六天,宝宝只要一接近,就能准确分辨出妈妈身上特有的味道了。

  针对这点,一位学者还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出生6天的宝宝会把头朝向有自己母亲乳汁的乳垫,而不会朝向其他母亲的。

  所以你发现,即使天黑或者宝宝闭着眼都能准确找到奶头的原因,依靠的就是超级敏锐的嗅觉。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哭的厉害,用妈妈的衣服一包就安静了。

  如果是母亲带大的,孩子就特别喜欢趴在妈妈身上,就像打开一样,玩一会去找妈妈抱一会或者趴在妈妈身上黏一会,然后接着去玩。

  而此时如果不是妈妈陪伴,那么带他的人的体味就会被宝宝记下,一样会带给他安全感,只要看护他的人一抱就会安静下来。

  孩子越小嗅觉越敏感,记得越深,影响越远。

  随着孩子的长大,视觉和听觉更加敏感,陪伴者的音容笑貌,声音,体味都会让他记忆深刻,形成终生记忆,所以看到总是带他的人,会感觉非常快乐,这种记忆感觉会影响一生,即使孩子到了七八十岁,依然会像小时候一样,看到带他的人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开心。

  这点我也深有体会。

  我家宝宝1岁的时候特别认生,但对月子里看她二十多天的小姑还有照看她十多天的一个阿姨确特别亲,虽然从出月子后一年都没见了,一见到她们就笑,还主动找抱,特别亲。

  在关键期,孩子的嗅觉,听觉,视觉越来敏锐,也越来越熟悉陪伴者带给他的安全感,在他心里,这就是最亲的人。

  05

  父母的陪伴是无可替代,要做孩子最亲的人。

  第一,有利于完善人格的培养

  父亲母亲是宝宝从怀孕开始就熟悉的人,熟悉的声音,一出生就熟悉了母亲的体味,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陪伴,会非常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

  这种稳定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宝宝培养愿意和人打交道,自信又受人欢迎都人格。

  相反,如果与陪伴者没有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总是不同的人陪伴,或者陪伴者质量不好,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不信任等问题,也是问题儿童的高发人群。

  第二,陪伴四要素,质量,时间,耐心,方法

  “每天我会花很多听他咿咿呀呀地说,我也会和他说很多话。有时候我和他一起玩主题游戏,有时候我会找个宽阔的地方坐好,他坐在我前面,我给他讲故事,他就会用手指在书上指指点点,还说不停。我不知道这样他能不能听懂,但我能感受到他很喜欢。”

  这是一位全职妈妈对陪伴孩子的日常描述。

  陪伴就是生活,爸爸妈妈需要意识到有效陪伴、持续长久陪伴的重要性。

  还有的家长说“根本不知道怎么陪 ,给他讲故事,没讲两句就跑了,我就烦了。索性给他买个平板自己玩吧。”

  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多学一些育儿技能,育儿心理,宝宝一起玩角色扮演,讲故事,做游戏,看书等亲子游戏,让宝宝体会到爸妈陪伴快乐的同时,在智力和德育方面很好地发展。慢慢的会接收到孩子的正面反馈,在育儿路上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兴趣。

  而现在比较流行质量陪伴,就是说父母没时间,每天安排半个小时或者一两个小时陪孩子,其实这只是一种安慰而已。

  孩子的成长在于每时每刻,你没有持续地、长久地参与到他的生活,根本无法准备了解他,也没办法正确沟通,真正帮到他。

  孩子需要在父母的指导下不断成长,比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的睡眠习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品格的发展,交往能力,而这些都融入在孩子生活的每时每刻,时间不到位,亲子关系很难融洽。

  第三,陪伴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责任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爸爸参与陪伴的时间是12.5%,妈妈参与陪伴的时间是87.5% ,可以看出来爸爸处于缺席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也的爸爸甚至完全把陪伴教育孩子推给孩子妈妈。

  有的爸爸说,“上班回来累死了,哪有心情陪他,有时间就想看会电视,刷会手机,放松一下。 我赚钱,让她妈妈陪着就好,孩子也不爱找我。”

  陪伴需要全心地投入,不是在旁边就好,如果只是呆在孩子旁边,缺少交流,教育,玩耍,互动,这只能算是假陪伴。 孩子能感觉到你的心不在他身上,所以不喜欢和你在一起。

  “下班回来基本都是陪宝宝,一家三口一起玩用木偶玩角色扮演,拼魔方,诗词接龙……孩子在游戏中学到很多东西,也让他学会沟通等很多东西。孩子越来快乐,也越来越自信。” 另一位爸爸欣慰地说。

  爸爸在陪伴孩子的位置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发现,经常让爸爸陪的孩子,智力更高,孩子更勇敢,更自信,也更独立。

  第四,多接触,多拥抱宝宝,多表达爱,宝宝更健康

  国外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样健康的孩子放在两个房间,第一组每天安排合理的饮食,睡眠,还有护士的抚触,拥抱。

  而第二组孩子单纯的定时定点喂养,没有拥抱这些亲密,表达爱意的动作。结果没有多长时间,一组的孩子就生病了。

  接着改变以前的做法,同样给他们拥抱,抚触。孩子们很快和二组孩子一样健康有活力。

  在陪伴的过程中多拥抱,亲亲宝宝,睡前做抚触 ,多说你爱他,这样宝宝会更爱你,也会更健康。

  第五,睡眠陪伴也很重要

  现代育儿理念多是强调宝宝的独立性,但根据实践发现,小时候和爸妈一起睡的孩子和父母关系更融洽。

  睡觉的时候最敏感的也是嗅觉,宝宝闻到爸爸妈妈身上熟悉的闻道,比较有安全感,睡眠质量更好,睡的更沉,而且宝宝越是熟悉爸爸妈妈的味道,越是亲近。

  所以,宝宝小时候,妈妈爸爸晚上可以和他们在一起睡,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1分钟了解,为啥孩子和你不亲】相关文章:

孩子和你不亲的理由是什么11-04

孩子跟爸爸不亲的原因有哪些?10-23

如果你是这几种妈妈,就别怪孩子和你不亲近11-21

孩子为啥爱吃头发?09-02

孩子为啥尿不停11-11

想要让孩子和你亲注意这5个时间段11-02

为啥不上班的女人显得年轻05-05

天天补为啥孩子还缺钙?11-15

孩子早晚刷牙为啥还蛀牙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