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地球中含量最丰富——居第4位的元素之一,几乎所有生物都需要它。铁也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之一。铁还是人体内最重要也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在体内的含量虽然甚微,成年人体内约含4克铁,还不到一个小铁钉的重量,但其作用巨大,非常重要,缺之不可。
铁在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有铁。其作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铁在骨髓造血组织中与珠蛋白等结合生成血红蛋白,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之一,没有铁就不会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不足即为贫血。除此之外,铁还参与构成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一些呼吸酶的主要成分,承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细胞呼吸过程,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简单地说,铁(参与构成的蛋白质、酶类)可输送氧气至细胞并促进细胞对氧的利用,因此,铁对能量代谢是必需的。铁缺乏时不仅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也影响细胞和组织内含铁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代谢。正是因为如此,缺铁性贫血时,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
作为血红蛋白分子的核心,铁是体内最珍贵的金属,并可以循环利用。衰老的红细胞在脾脏被巨噬细胞破坏,并释放出铁,铁与血浆中的运铁蛋白(负责转运铁的蛋白质)结合,被转运到骨髓,在骨髓中,铁被发育中的红细胞(幼红细胞)转移掺入到新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铁的这种循环利用保证了铁的内源性供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膳食铁供给的依赖。合成血红蛋白每天所需要的铁大部分(20~30毫克)来自衰老红细胞“死亡”后铁的再循环利用。在这一既封闭又旺盛的铁循环利用过程中,只有少量的铁从体内丢失。普通男性每天仅“丢失”1毫克铁;女性由于月经失血,平均每天“丢失”2毫克铁。铁丢失的主要途径是皮肤、肠道和泌尿道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含有的铁,此外,汗液也含有少量铁。实际上,机体甚至不存在主动排泄铁的机制,所以说铁“丢失”比铁排泄更为恰当。
食物中的铁可以分为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两大类,由于存在的形式不同,它们的吸收率也不同。
血红素铁主要来自肉类(肉类中的铁有40%是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中的铁与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中的原卟啉结合,该种形式的铁以原卟啉的形式可被肠黏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然后在黏膜细胞内分离出铁,再与运铁蛋白结合。血红素铁不受肠道中干扰因素的影响,且在小肠的碱性pH条件下是可溶的,所以吸收率比较高,为20%~25%,如动物血吸收率为25%,肉类及肝脏为22%,鱼肉为11%,并且其吸收过程受其他膳食的影响较小,因此肉类是铁的较好来源。
非血红素铁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植物中的铁100%是非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中的铁以Fe(OH)3形式与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有机酸等络合,铁在吸收前必须先经溶解(在胃酸作用下),与有机部分分离,并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所以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一般为3%~5%,不超过10%,如大米中铁吸收率仅为1%,小麦粉为5%,玉米、黑豆为3%,大豆为7%,莴笋为4%,并且其吸收过程还受到多种膳食因素(见下文)的干扰。因此,植物性食物是铁的较差来源。中国传统膳食结构中植物性食物比较多,而动物性食物不足,这也是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营养学家建议,孕期总需铁量为1000~3600毫克,其中400~500毫克用于胎儿和胎盘,子宫需40~50毫克,450克为孕期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其余用于补偿分娩失血所丢失的铁。胎儿除本身造血和合称组织外,出生时体内还要储存铁,约400毫克,能够满足出生后6个月的需要。
我国饮食铁来源多为植物性食物中所含铁,吸收率低,应此营养学会建议孕妇铁摄入孕中期为每天25毫克,孕末期为每天35毫克。动物性食品是铁的主要来源,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鱼、蛋、牡蛎、鲜贝、莴苣、芹菜、奶粉等。但通常孕期需要的铁很难从饮食中得到满足,即使是营养良好的人也不例外。故孕中期至孕末期每天应补充30毫克元素铁,相当与补充150毫克硫酸亚铁或100克富马酸铁。服铁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