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不良,原来是这些原因

时间:2023-10-30 11:11:39 饮食 我要投稿

  营养不良主要原因

宝宝营养不良,原来是这些原因

  长期摄入少

  如婴儿出生后缺奶,过早地采用米粉和粥类为主食;或者因唇裂、腭裂而哺乳困难;也有少数病儿是由于长期偏食、挑食、吃零食所引起。

  吸收不良

  宝宝经常腹泻或伴有胰腺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妨碍了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需求量增多

  双胎、早产儿、各种急慢性感染、生长发育加速期等都会增加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从而造成营养素及能量相对不足。

  排泄量增加

  糖尿病则会增加体内葡萄糖的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常伴有大量蛋白尿,这些疾病往往容易合并营养不良。

  因此,要防止营养不良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及时补充辅助食品,正确安排宝宝的生活;

  坚持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纠正各种先天性畸形,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消化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这样喂宝宝容易营养不良

  误区1.不喂奶粉

  一个年轻母亲带着3个月大的女婴去体检,她对医生说,看了媒体关于“大头婴”的报道,她不敢再喂孩子奶粉,只好改喂米糊。

  医生当即纠正了这位母亲的做法——这是因噎废食。无法提供母乳,应该以乳制品喂养婴儿。

  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没有奶粉的补充,营养肯定跟不上。

  误区2.不及时添辅食

  对于1岁内的婴儿,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按需哺乳。什么时候宝宝饿了,妈妈就哄着吃母乳。很多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喂饱婴儿。

  实际上母乳质量可能因人而异,虽然提倡母乳喂养,但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还应该及时添加辅食。

  5个月大的时候,可以从米糊菜泥开始,这些固体食物的添加,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

  误区3.频繁换品牌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吃奶粉,牌子换了一次又一次都无济于事。

  医生表示,婴儿对于奶粉的口味有一段适应期,婴儿一时排斥某种品牌的奶粉,可能只是暂时没有适应这种牌子的口味。

  认定一种品牌奶粉的品质,最好坚持让婴儿食用,这样有利于婴儿更好地吸收蛋白质。

  误区4.奶粉米糊一起冲调

  冲调奶粉不当也可能导致婴儿对蛋白质吸收不全。他建议,家长最好按照奶粉包装上标明的剂量冲调奶粉。

  如果奶粉加得太多,可能增加胃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奶粉冲调太稀,则蛋白质含量不足。

  医生表示,除非仔细计算营养成分构成按比例冲调,否则冲调效果没有配方奶粉的好。

  误区5.不够耐心重视不足

  很多家长在喂养奶粉时耐心不足,平时,对于婴儿的身体状况也关心不够。

  营养不良症没有很明显的表现。通常是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改变、感冒和拉肚子。

  家长应该提高保健意识,对婴儿进行定期体检。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大家需要注意这些原因,而且要注意合理地给孩子进行饮食,全面的进行调节,以免造成孩子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有效进行调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因素,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些饮食方法,并且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护理事项。

《宝宝营养不良,原来是这些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宝宝营养不良,原来是这些原因】相关文章:

宝宝营养不良的常见的原因10-27

宝宝睡眠不好是这些原因作怪10-29

宝宝消化不良 原来是这些食物吃多了08-25

【通用】宝宝消化不良 原来是这些食物吃多了09-22

导致宝宝营养不良有哪几种原因10-27

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09-17

宝宝为何会营养不良 如何解决宝宝营养不良10-27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10-26

来月经为什么会失眠 经期失眠原来是这些原因造成的!10-24

  营养不良主要原因

宝宝营养不良,原来是这些原因

  长期摄入少

  如婴儿出生后缺奶,过早地采用米粉和粥类为主食;或者因唇裂、腭裂而哺乳困难;也有少数病儿是由于长期偏食、挑食、吃零食所引起。

  吸收不良

  宝宝经常腹泻或伴有胰腺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妨碍了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需求量增多

  双胎、早产儿、各种急慢性感染、生长发育加速期等都会增加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从而造成营养素及能量相对不足。

  排泄量增加

  糖尿病则会增加体内葡萄糖的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常伴有大量蛋白尿,这些疾病往往容易合并营养不良。

  因此,要防止营养不良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及时补充辅助食品,正确安排宝宝的生活;

  坚持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纠正各种先天性畸形,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消化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这样喂宝宝容易营养不良

  误区1.不喂奶粉

  一个年轻母亲带着3个月大的女婴去体检,她对医生说,看了媒体关于“大头婴”的报道,她不敢再喂孩子奶粉,只好改喂米糊。

  医生当即纠正了这位母亲的做法——这是因噎废食。无法提供母乳,应该以乳制品喂养婴儿。

  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没有奶粉的补充,营养肯定跟不上。

  误区2.不及时添辅食

  对于1岁内的婴儿,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按需哺乳。什么时候宝宝饿了,妈妈就哄着吃母乳。很多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喂饱婴儿。

  实际上母乳质量可能因人而异,虽然提倡母乳喂养,但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还应该及时添加辅食。

  5个月大的时候,可以从米糊菜泥开始,这些固体食物的添加,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

  误区3.频繁换品牌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吃奶粉,牌子换了一次又一次都无济于事。

  医生表示,婴儿对于奶粉的口味有一段适应期,婴儿一时排斥某种品牌的奶粉,可能只是暂时没有适应这种牌子的口味。

  认定一种品牌奶粉的品质,最好坚持让婴儿食用,这样有利于婴儿更好地吸收蛋白质。

  误区4.奶粉米糊一起冲调

  冲调奶粉不当也可能导致婴儿对蛋白质吸收不全。他建议,家长最好按照奶粉包装上标明的剂量冲调奶粉。

  如果奶粉加得太多,可能增加胃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奶粉冲调太稀,则蛋白质含量不足。

  医生表示,除非仔细计算营养成分构成按比例冲调,否则冲调效果没有配方奶粉的好。

  误区5.不够耐心重视不足

  很多家长在喂养奶粉时耐心不足,平时,对于婴儿的身体状况也关心不够。

  营养不良症没有很明显的表现。通常是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改变、感冒和拉肚子。

  家长应该提高保健意识,对婴儿进行定期体检。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大家需要注意这些原因,而且要注意合理地给孩子进行饮食,全面的进行调节,以免造成孩子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有效进行调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因素,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些饮食方法,并且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护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