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的冷漠惩罚孩子

时间:2023-12-21 15:28:04 教育 我要投稿

  别让自己的冷漠惩罚孩子

别让自己的冷漠惩罚孩子

  停不下来的孩子

  地铁上,对面坐着一对母子。妈妈很年轻,至少也是“85后”(指1985年后出生),打扮入时,一直埋头玩着手机。小男孩五六岁,长得虎头虎脑,正是坐不住的年龄。

  小男孩一会儿爬上座椅,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一会儿在车厢里走来走去;一会儿抓着扶杆跳“钢管舞”。他在做这些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看看妈妈,找机会跟她说话。

  “妈妈,你看!外面那里怎么有亮光?”

  妈妈头也没抬地“嗯”了一声,手指依然忙碌。

  “妈妈,我可以把脸像这样贴在玻璃上。”

  “好。”

  “妈妈,你在玩什么?给我也玩一下……”还没说完,小男孩就伸手去抓手机。

  “老实点!给我好好坐着!”妈妈终于抬起头,吼完后又立即盯着手机屏幕。

  小男孩没安静几秒钟,又有新花样。他站在座椅上跳起了“健美操”,身体东倒西歪,然后仿佛是故意的,一下就摔在妈妈身上。

  妈妈忍无可忍,把手机丢进包里,用力把小男孩按在座椅上,并狠狠教训了一顿。而小男孩死性不改,妈妈则只关注她的手机。

  如是者,母子俩形成了一种怪异的互动:妈妈只顾着玩手机,儿子调皮捣蛋;妈妈大吼,儿子安静一会儿。直到下车时,妈妈才收起手机,拉起儿子的手。

  孩子需要关注

  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情形,我都觉得很心痛,心痛孩子。

  地铁里的小男孩调皮捣蛋,只是想妈妈把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自己身上,想得到她的关注和爱。哪怕这意味着训斥,但孩子迫切地需要它,所以才一刻也不消停。因为,如果妈妈“忍不住”了,还是会暂时放下“买来的儿子”,望一眼他这个亲生儿子的。

  专家指出,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与母亲建立一种温暖、细心、负责、语言丰富、稳定和安全的互动关系。

  可是,孩子还不懂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需要,甚至不能清晰地意识自己内心的感觉。他们不会跟忙碌的家长说:“爸爸妈妈,可以多点关注我,多跟我玩会儿吗?能不能不整天工作、玩手机?”于是,他们本能地调皮捣蛋、发脾气,这往往可以换来他们想要的关注,只是这些关注通常是消极的批评和惩罚。

  更有甚者,有些孩子会莫名其妙地不断生病。这时,家长自然会紧张起来。但这些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因为,只有他们生病了,父母才可能停止争吵,他们才能得到平时没有的细心照顾和优待。

  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想出的招数是同化孩子,塞给孩子一部手机或iPad,让“电子保姆”带孩子。结果,孩子真的安静了。其实,这招并不新鲜,只是之前用的是电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得到家长的积极关注,会健康成长;即使得到消极关注(如责备、惩罚等),孩子也会比得不到任何关注、被忽略、被漠视的孩子要健康。冷漠是对孩子最严厉的惩罚。

  其实,伤害的不仅是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无法重来,当孩子认了“电子保姆”时,被冷落的将会是父母。

  我们还应避免一些不经意的忽略。比如孩子没完没了地提一些奇怪的问题时,家长往往只是“是吗”“哦”“好”地应付,而没有停下来,尝试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们没理由错过这些孩子急切想与我们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阶段,也可能是我们将来无法追回的幸福时光。

【别让自己的冷漠惩罚孩子】相关文章:

别让孩子觉得自己“与众不同”11-24

别让这些溺爱行为毁掉自己的孩子12-10

梦见惩罚孩子11-28

惩罚孩子的艺术09-27

孩子犯错如何惩罚?有效惩罚孩子的方式是什么?11-02

惩罚孩子的有效手段!10-31

如何奖励与惩罚孩子10-31

惩罚孩子也是学问12-06

别让孩子电视中毒12-12

别让孩子被动吸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