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来自于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它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69年的时候最早提出实验,通过一项测试完成了设想。
他找来了两台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社区环境比较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假设这个是1号社区,另一辆停在整体状况比较杂乱的社区,假设为2号社区。
实验者把停在杂乱的2号社区的车牌摘掉,打开了顶棚,结果不出意料,这个车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停在1号社区的车没有做任何破坏的行为,结果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人关注到它。
紧接着,实验者把原先没有被“发现”的车子,用锤子把车玻璃敲了一个大洞,同样的,在几个小时后,这个车也不见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以这个实验为基础,提出了经典的“破窗效应”理论。
在实验中,破窗理论体现在人们的一种自我暗示心理。如果这个车是坏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主人比较不在意,或者自己可以更加随意一些,比如开走、拿走里面值钱的东西等。然而,如果车辆是完好无损的,那么我们自动地认为它是有归属者的,不能随意侵犯。
破窗效应
把“破窗理论”放到孩子的行为习惯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理论:一次两次的错误不在意、没有改正,那么孩子会习惯这样的行为,并且不以为然,在思想意识里会默许自己的行为。同样的,如果家长提出了异议并改正,原先在萌发的肯定思想会被否定,自己的行为也得到了纠正。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一直有着一些坏习惯,家长不知道从何产生,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破窗理论”是一种心理暗示,同时,也告诉着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
2、“破窗理论”对孩子的影响
“破窗理论”看似简单,利用了人们“自我放纵”等心理自己周边环境的影响作用,那么,在孩子身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习惯父母为自己收拾残局,成为现实中的“废人”。比如玩完了的玩具随便丢,穿过和没有穿的衣服随意的放在旁边,不加整理等,父母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通常会以“包容”的态度来接纳孩子,并且会觉得“孩子太小,他不懂”,“这些事都是因为年纪小,才不会,长大了就好了”。未曾想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年龄的增长其实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喜欢用年龄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懂事、独立的人群,通常以老人为主。有一次在家里过节的时候,孩子没吃几口饭就说自己吃不下了,想下去玩,其实我们知道这是因为有很多的水果和面包摆在那儿,吸引了孩子。
我不让孩子吃,婆婆还不高兴,觉得自己亏待了孩子,我说这是习惯问题,不吃饭吃零食,长身体的时候最不应该这样。婆婆不屑了甩给我一句:“孩子还小,都这样,长大了就好了。”
事实证明,孩子的习惯是日渐形成的,“长大”并不能让他人大幅度的改变自己。当然,还有许多的父母也会用同样的借口来说服自己原谅孩子。
2、喜欢推卸责任。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孩子都没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和能力,遇事就知道找家长或者用谎言来规避自己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家庭教育中,疏忽了对孩子承担责任能力的培养。
一次逃脱责任,会让人觉得意外和兴奋,这次可以这样,那么下一次是不是也可以呢?因而,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和更正,便容易习惯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推卸责任的性格特点产生。
“破窗理论”让孩子习惯于错误行为的舒适圈,不需要自己动手、不需要承担责任、不需要面对生活等等。成长的过程就是在教孩子如何面对世界,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生活上的种种事情。
3、利用“破窗理论”为孩子创造舒适空间
有效利用“破窗理论”,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学会引导孩子自己动手
3.教育孩子承担的重要性
应对“破窗理论”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困难的挑战,和孩子一起克服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破窗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武器”。
【给予孩子优良的环境很重要,家长千万别忽视】相关文章:
孩子的脊柱发育家长莫忽视10-28
家长给孩子买鞋千万别贪大11-08
孩子闯祸了,家长千万别说这话11-04
给予孩子明确的前进方向很重要09-23
家长必看,孩子重要还是面子重要?10-30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忽视!08-28
孩子口齿不清 家长切莫忽视11-11
孩子不感冒环境很重要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