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斤斤计较怎么办?孩子总和你斤斤计较是怎么造成的?做父母的能总是跟孩子讲条件吗?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这样和你讲条件?
"妈妈,你让我扫地可以啊,但做完以后你要给我买一个变形金刚。"
"我可以吃完这一碗饭,但是你要给我点那杯西瓜汁。"
"我晚上可以早点睡,但是你能不能让我看会电视。"
……
不少妈妈反映,现在的孩子"精"得很,无论你让他去干点什么,他都要和你斤斤计较地谈条件。
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有过这种"小心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孩子为什么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条件?小桦妈妈想很多时候是源于我们对孩子“引导”。
“如果你考了100分这么不听话,妈妈就带你去迪士尼!”
“如果你把这首曲子练完,我就给你买一个大冰激凌!”
这样的句式是不是已经成为你和孩子之间最常用的对话!而且你是不是觉得有点似曾相识!
就拿学习来说,可能很多家长会用物质来诱惑,还有的家长甚至把这种奖励变得更加短期,比如今天按时完成作业了就允许你看电视,今天你写完作业了让你玩IPAD等等。久而久之,对孩子来说,做作业和学习就成了自己换取某种东西的一种条件而已,而完全忘记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孩子对物质的诱惑一般难以抗拒,当有的家长发现物质交换比较有效
时,物质交换就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从写作业到其他很多事情,家长为了让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都拿物质进行诱惑,长此以往,后患无穷!你有没有渐渐发现,孩子对奖励没有什么兴趣了,孩子渐渐的爱讲条件了,孩子把父母交代的任何一件事情都用来交换了……
大家不妨看看下面的故事: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这就是人们说的德西效应,在家庭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交换条件和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造成了不给条件、不满足自己,就不做的局面。于是家长让他们学习、做事,他就要向家长提条件,造成了家长的被动局面。
其实我们对于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所以,当孩子习惯于跟你谈条件时,你就需要思考是不是该适当调整孩子"讲条件"的这种思维,增加他的内驱力了。
小凯喜欢上了飞机模型,每次一看到电视里出现飞机的镜头眼睛里就放光。?“爸爸,要是这次乒乓球比赛我能进入前三甲的话,你就给我买个漂亮的飞机模型吧。”
爸爸正在看报纸,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比赛完了再说吧。”
小凯暗下决心,显然已经把和爸爸的这次对话当成了一个约定。
比赛的时候到了,小凯也许是因为太急于求胜,又或者是因为紧张,发挥得很不好,最终与前三甲无缘。他沮丧极了,不仅因为比赛失利,更因为无法得到心爱的飞机模型。
一进家门,小凯一眼就看到自己喜欢的那架洁白的飞机模型摆在桌子的中央。他欣喜若狂,一扫比赛失利的阴影,开心地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还是给我买了模型啊?”
爸爸摸了摸小凯的头:“因为爸爸爱你,而爸爸对你的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爸爸给你买喜欢的东西,是因为可以看到你开心,并不是因为你拿比赛的优胜来当作换取礼物的条件。所以下一次,再也不要把自己原本就应该努力去做好的事当作和爸爸交易的筹码,好吗?”
小凯不好意思地用力点点头:“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
作为父母,爱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孩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理由。这个道理同样也要孩子明白。孩子有时也会耍一点小小的“心眼”,认为可以用自己的成绩从父母那里换取心爱的礼物。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爱是不需要讲条件的”这个道理,这样孩子努力做好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和目的就会更加明确,而不至于背离原有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和孩子讲条件,那么换来的只有孩子的“斤斤计较”!
【孩子斤斤计较怎么办】相关文章:
孩子撒谎怎么办01-12
孩子挑食怎么办10-29
孩子叛逆怎么办08-30
离婚了孩子怎么办10-26
孩子厌学怎么办06-14
孩子早恋怎么办08-02
孩子怕黑怎么办09-24
孩子驼背怎么办04-23
孩子肥胖怎么办09-07
孩子说谎怎么办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