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是场持久战,你坚持住了吗?

时间:2023-10-30 15:57:40 教育 我要投稿

  养娃可不是一项简易工程,养孩子不仅烧钱,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知道养孩子是场持久战,着急你就输了。

养孩子是场持久战,你坚持住了吗?

  上周末,我带女儿晨晨到华南城的奥特莱斯买皮鞋。

  她选中了一双粉色的,我看中的是一双黑色的。

  “妈妈,我喜欢粉色的这双。”她显然更钟情于粉色的。

  其实我也认为粉色更适合小女孩,但导购员告诉我,粉色的不是真皮,而晨晨是汗脚,穿黑色真皮的那双会更好一些。

  于是,我引导她重新做出选择。

  “的确,粉色的更漂亮,但你试试这双黑色的,摸着很软,穿上去估计更舒服。”她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穿上了。

  我继续引导:“这双皮鞋虽然是黑色的,但是很亮,你再换上你粉色的,是不是有点硬……”

  50多分钟后,晨晨同学选择了那双黑皮鞋。

  买单时,导购员说:“你女儿真乖,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哭闹着要买自己选择的,你是怎么教育的?”

  我随口说:“我陪女儿来回试鞋,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有几个妈妈能做到呢?”

  导购员愣了下,随后笑了,她承认像我这么耐得住性子,等孩子慢慢自己选择的妈妈,的确很少见。

  是啊,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们都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能快点长大,就连给孩子买鞋这样的小事,都是速战速决,又有多少家长会注意到孩子看往某双鞋时发光的眼神呢?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认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就好比我们的孩子是秧苗,家长要有等待“农作物”生长的耐心,不能奢望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

  说白了,就是孩子要慢慢养,急不得。

  著名作家冰心小时候就是被慢慢养大的。

  她的爸爸谢葆璋非常爱冰心,他经常带着女儿眺望大海,小冰心的心每次都被辽阔而深邃的大海所感动。

  冰心后来说:“我和父亲一起看大海,我看父亲,也看大海,我觉得父亲的胸襟就像是大海一样宽阔、坦荡,做人就应该那样。”

  宽容、坦荡的为人理念就这样潜移默化到了童年冰心的心灵之中。

  有人曾把孩子的心灵比喻成自然界的果实,而只有经历了充足的阳光和风雨的洗礼,果实才能真正地成熟,而被阳光雨露滋养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唯有慢,才能浸润孩子的心灵。

  所以,养孩子要慢下来,用心和孩子接触、交流、沟通,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孩子变的乖巧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反而会嫌孩子成长太慢,曾经的我也不例外。

  女儿晨晨长的像我老公,所以总被误认为是男孩子。

  于是我费尽心思想要把她打扮的像女生一些,但她全然不配合。

  最头疼的就是扎辫子,漂亮的头饰买了一大堆,她看都不看,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最终顶着一个男生头上了幼儿园。

  我担心她的审美是不是出了问题,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度成为了我的心病,见到人就主动介绍这是我女儿,唯恐人家把她错认为男孩子。

  然而有一天,她主动提出要穿裙子,还对着镜子左看右看,从此她的爱臭美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昨天晚上她陪我去做美甲,对面是一家梳头发的店。她居然主动提出要梳美美的发型。

  而且整个梳头发的过程中,极为配合,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连那个梳头发的阿姨都一个劲儿的夸她真懂事。

  梳完后,她问我:“妈妈,我漂亮吗?”

  得到我的肯定后,她居然一个人对着镜子“臭美”了大半天。

  看着眼前的晨晨,穿着粉粉的小裙子,白色的打底裤,头发被编成了很多个漂亮的小辫子,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让我苦恼的“假小子”。

  是的,曾经因为她不爱臭美,我很苦恼,甚至可以说是焦虑。但她好像忽然就开始爱美了。

  昨晚和嘟嘟妈妈聊起这个话题,她说,其实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

  “嘟嘟以前不认识颜色,我以为他是色盲,差点带他看医生。”她说让她惊讶的是,有一天,嘟嘟就认识所有的颜色了。

  让我更惊讶的是,这样的烦恼,连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也曾有过,她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提到,她儿子一岁多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当时心里也很着急,担心他是不是有点迟钝?

  急得就差带儿子到医院去给他看舌头了。但在孩子两岁一个月后的一天,他忽然就会说话了。

  无意中,我在一本心理学书中读到了瑞士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个观点,才明白我那些所谓的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他认为: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大致要经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新建构。

  只有前一个发展阶段的认知方式形成以后才会顺利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否则就会影响后续的发展任务。

  也就是说,孩子那些所谓让我焦虑的成长慢,大部分都是孩子还没有过渡到下一个认知阶段造成的,我们无需焦虑,只需要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

  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成长的轨迹和速度,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这也是很正常的。

  你也许会说,慢慢养固然有道理,但那些被家长催着加速长大的孩子都很优秀啊。

  的确,这样的案例是很多,但前苏联心理学家列伊捷斯也说过:

  儿童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对于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还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不排除缺少早期发展,后来却发生跃进的可能性。

  家长这种急着让孩子长大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们也很清楚,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是自然规律,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时间,那些所谓的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而幼教专家也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 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这一点,我最喜欢杜江霍思燕一家对嗯哼的教育,在《爸爸去哪儿》中,杜江用实际行动告诉嗯哼:你慢慢去长大吧,爸爸会一直陪着你。

  杜江说自己很喜欢和嗯哼聊天,对儿子的问题基本有问必答,他说:“尽量用小朋友能听懂的方式,认真给他解释”。

  霍思燕则让嗯哼推迟一年去幼儿园,她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这一点,身边的很多爸爸妈妈是不能接受的,别说晚一年了,很多孩子1岁多点就被送到了早教机构,大多数家长担心孩子到年龄了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会耽误孩子。

  可正是这个被父母慢慢养的嗯哼,比其他小朋友懂得更多,更加敢说敢做,在节目中是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慢慢养的孩子,并不比其他孩子差。

  当然,不是说让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就什么都不管了,任其自由发展,这自然是不可取的,毕竟庄稼还需要被修枝剪叶呢。

  慢养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有3个时机是非常适合教育孩子的。

  第一个时机: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尤其是在2.5岁之后,每个孩子都是10万个为什么。

  这恰恰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因为在这种时刻,孩子特别渴望得到问题的答案,对我们灌输的想法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晨晨前段时间对妈妈和女儿的关系很好奇,解答她的疑惑后,我趁机告诉她,她的姥姥就是我的妈妈,现在我长大了,我的妈妈老了,所以我们要孝顺她(她经常对姥姥发脾气)。

  起初我以为她似懂非懂,谁知有一天,她对着姥姥说:“姥姥,等你老了,我上班赚钱给你买饭。”

  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感动的摸起了眼泪,而且她也会懂得让姥姥休息,自己玩会。

  我知道她明白我和她讲的道理了。

  第二个时机:在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当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做事情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因为这是他发自内心愿意做的事。

  此时,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顺带着引导他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效果是非常好的。

  朋友的女儿最近爱上了打羽毛球,她非常珍爱自己的羽毛球拍,但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不爱收拾玩具,经常把玩具扔的乱七八糟。

  朋友借此机会引导她,乱扔羽毛球拍容易把球拍损坏,而且她下次要打的时候找起来也不方便。

  她女儿就主动找固定的位置放置羽毛球拍,几次之后,她再建议女儿将其它玩具也归类摆放,她就不排斥了。

  第三个家长:当孩子犯错时

  孩子犯了错误后,内心会产生愧疚感,此时对家长的教诲容易接受,也愿意改正自己的过错。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

  但要注意,千万不要过分唠叨,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循循善诱常常会收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好时机有很多,比如当孩子有崇拜的对象时、当孩子经历失败时……我们抓住这些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其实,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共同的心愿。

  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功利心总是不断的膨胀,进而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深以为然。

  我愿意慢慢养孩子,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用耐心、爱心、平常心陪伴孩子一点点长大。

【养孩子是场持久战,你坚持住了吗?】相关文章:

这十种妈妈养的孩子最有出息,你上榜了吗?10-30

减肥是场持久战09-26

你的孩子用上儿童安全座椅了吗04-16

你看懂孩子世界里的游戏了吗?09-02

孩子需要的十件东西,你给他了吗?08-24

你管好你的上司了吗09-03

护发细节你注意了吗 这些你做到了吗?09-27

向孩子妥协不是溺爱,这些分寸你掌握了吗?10-29

和孩子玩耍,这4类游戏你玩遍了吗?09-02

今天你被鼓励了吗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