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偷东西是什么心理,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喜欢偷东西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孩子偷东西不仅会影响到他人,同样也会对孩子自身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初中生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初中生偷东西是什么心理1
1、好奇心理
很多时候,喜欢偷东西的孩子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因为10岁以下的孩子,对别人的东西、钱都没有概念。当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不自觉地伸手去拿。虽然他们可能会感觉这有些不好,但是他们不知道除了偷,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能够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而在这种好奇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偷东西,也没有考虑后果。
2、叛逆心理
孩子的一生有3个叛逆期,它们分别是2-3岁的幼儿叛逆期,7-8岁的儿童叛逆期,12-18岁的青少年叛逆期。处于这3个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和家长对着干。家长越不让孩子做什么,孩子越想做什么。在这种叛逆心的促使下,孩子就会非常的执拗,也会出现偷东西的现象。
3、趋利心理
虽然孩子的偷窃和成年人不一样,但他们大多也是属于一种趋利心理。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对孩子基本思想道德的教育。家长爱贪小便宜,逛个超市就顺手“捎上”点东西,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爱贪小便宜,各种偷窃。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了一种偷窃癖,等到家长发现就已经晚了。
如何解决?
1、细心教育、不打骂孩子
一些家长爱子心切,看到孩子偷东西后会非常生气,于是他们对孩子拳打脚踢,甚至动怒责骂。实际上,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是不能打骂的。因为打骂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叛逆心。家长越不让孩子去偷东西,越是要去偷。
如果家长一味的指责孩子,说孩子是个小偷的话。在孩子的心中,就会给自己贴上一个“小偷”的标签。结果便会陷入一种“破窗效应”。孩子心想:“父母都说我是小偷了,我索性就当个小偷”,于是,他们破罐子破摔,干脆就当起了小偷。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父母真是肠子都要毁青了。
所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是细心教育、不打骂孩子,告诉孩子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并帮助孩子改正这个不良习惯。
2、加强孩子的物权意识
对于一些年龄小的孩子来说,物权意识不重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爱偷东西的心理。这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玩,而别人的东西必须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如果孩子未经人家同意就乱拿东西,家长就应该及时阻止他们,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想要这些东西,可以征求别人的同意或者购买,我们才可以拿。
3、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
实际上,孩子喜欢偷东西,关键在于欲求不满。这可能是由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管理过于严格,让孩子的生活缺少一些乐趣。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适当的满足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总的来说,孩子喜欢偷东西主要是由于:好奇心理、叛逆心理和趋利心理在作怪。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细心教育、不打骂孩子,同时加强孩子的物权意识,再适当的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初中生偷东西是什么心理2
1、偷东西来满足心理需求
有的孩子偷东西,并不是喜欢东西本身,而是喜欢偷东西时候带来的刺激:
害怕被发现时的状态导致肾上激素升高,会让孩子感到兴奋;
偷东西没有被发现的成就感;
破坏别人东西的满足感;
甚至是在偷东西的时候,会有减压的感受了;
……
一个老师说他们班一个学生喜欢偷东西,但是每次都会把偷到东西扔掉,就是为了满足在生活中无法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
2、孩子想要得到某些东西
有的孩子物欲比较强,但是自控能力又不够,所以会出现偷东西的情况。
孩子物欲强,跟父母的教育也分不开:
①父母管得太严
当父母对孩子控制的比较严,父母觉得不好的东西,就不允许孩子有,当物质一直没办法准确满足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偷的情况。
②父母管得太松
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物欲得到纵容,会让孩子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当遇到别人有自己却没办法拥有的情况时,孩子会选择偷。
3、身边人的影响
身边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影响一般是父母和孩子的小伙伴。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是给孩子传递最基本的道德、思想、习惯等方面的老师。
当父母有一些偷东西、不道德的行为时,孩子会很容易受到影响。
不过,也有很多孩子是因为身边的朋友有偷东西的行为,如果孩子道德感不强的话,很容易跟对方一起去做偷窃的`行为,并且还会以“偷”为傲。
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时,父母通常是比较气愤的,也会担心孩子偷窃成习惯,甚至为孩子偷窃行为感到羞耻。
这时候很多父母的行为都是过激,并且是极端的。
但是如果忽略孩子的感受去教育,会让孩子产生难以磨灭的童年阴影。
在知乎上,搜索“偷东西”三个字的时候,大部分都在说:“我小时候偷过东西,长大后一直没办法释怀,很痛苦。”
父母的教育是希望孩子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而不是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和恐惧。
所以在面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时,父母先不要生气或教育孩子,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有理智去正确的教导孩子。
当父母冷静下来去了解孩子的原因时,会发现孩子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复杂情感和思想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避免孩子因为这件事而产生心理创伤。
这就要求父母要提前考虑到两件事:孩子的自尊心和道德感。
给孩子足够的自尊心:
·不在外人面前斥责孩子;
·不用辱骂的形式来教育孩子。
让孩子不会受到道德感的压迫:
·不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说“你是个小偷”、“你是个坏孩子”;
·不给孩子道德压力,比如说“你真丢人,让我们也跟着丢人”。
在父母做好心理建设之后,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教育措施。不过,父母心理建设也不要做太长时间,孩子出现问题,及时教育会让教育措施更有效,如果时间拖太久,就变成了父母“翻旧账”,于教育不利。
当父母做好心理建设,又该从哪里下手让孩子改正错误呢?
我们从上面提到的“偷窃原因”看,找到导致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当孩子偷东西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孩子内心的空虚、压力,可能是因为父母的高压教育,也可能是孩子在外界遇到了大的伤害。
·当孩子偷东西是为了满足物欲需求,是父母极端的控制或极端的放松控制。
·当孩子偷东西是被外界引导,是父母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还有父母没有及时的给孩子普及道德方面的内容。
①当孩子出现偷东西的情况,父母要尽可能理智、平静,甚至是温柔的跟孩子沟通,得到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②当父母得到原因之后,再向孩子表达“理解”:你偷东西是因为这些,妈妈能够理解,妈妈以后对你的想要的东西会酌情考虑的。
③等表达“理解”之后,跟孩子讲道理:但是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会给别人造成困扰,也会让别人不喜欢你。(我们常常说给孩子讲道理没有用,其实是因为父母讲道理的时候太浮于表面,没有真正的从孩子的需求上讲道理。)
④讲过道理之后,也要做到惩罚并行:虽然你的行为妈妈能够理解,但是你确实做错了,做错了事情就需要接受惩罚。
有时候父母因为冲动,先惩罚了孩子。但是惩罚之后,另外几步要在随后跟上,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根除孩子“偷东西”的问题。
孩子“偷东西”是一件表面的错误行为,这里面还有很多深层次的情况,比如说家庭教育、孩子的学校生活、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压力等。父母可以趁着“偷东西”这件事情去引导、教育和改变,给孩子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童年。
【初中生偷东西是什么心理】相关文章:
梦见别人偷东西是什么意思10-01
梦到被偷东西是什么意思09-25
男人梦见自己偷东西是什么意思07-10
梦到小偷偷东西被自己抓到是什么意思10-01
梦见偷东西08-27
抠门的男人是什么心理05-28
孩子偷钱是什么心理05-05
抽烟的女人是什么心理06-22
男人出轨是什么心理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