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爱抢小朋友玩具怎么办

时间:2024-02-15 08:45:21 知识 我要投稿

  宝宝爱抢小朋友玩具是什么原因

小孩爱抢小朋友玩具怎么办

  孩子喜欢抢小朋友的玩具,都是有原因的。家长需要做的是找出孩子抢玩具的真实原因,然后再去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

  孩子爱抢玩具,可能是受家长以及环境的影响

  有的孩子总抢玩具,是因为他在要其他小朋友玩具得不到时,对方孩子的家长碍于面子,会强迫自己孩子把玩具给他,次数多了,小孩子就会以为拿别人的玩具是应该的。如果孩子的家长不及时制止并正确的教育,孩子就会养成霸道不讲理、四处抢玩具的习惯。

  引起妈妈或家人“关注”

  有的孩子爱抢玩具,不是因为他喜欢,单单是为了通过“抢”的过程来引起妈妈和其他家人注意。一般这样做的孩子,在家里得到的关怀和爱护往往不够,尤其是二胎家庭里的老大,孩子会感觉有了弟弟妹妹,爸妈不再喜欢自己了,于是就通过这样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宣誓“主权”,让身边的人知道这些玩具是他的,只有他才能决定玩具让谁玩。

  如果你家孩子属于这种情况,家长就要注意多关心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只有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爸妈的爱与关怀,孩子心理上才会放下戒备,也才会懂得“分享”而不是“争抢”。

  “我的”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

  孩子在6岁之前尤其是两三岁时,会经历一个物权敏感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并且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小朋友来家里,拿一个他很长时间不玩的玩具,孩子会直接抢过来,还会说:我的,我的。这些情况,家长会以为孩子是在争抢,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只是在维护自己的东西。家长可以借此让孩子学习“分享”,并且告诉孩子,小朋友只是玩一会儿,不会把玩具拿走,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小孩爱抢小朋友玩具怎么办

  1、分散注意力

  如果你家宝宝还小,不满2岁,那试试这个方法吧,非常有效哦~千万不要试图和这个年纪的宝宝讲道理,他们心智还不够成熟,你讲再多没用。

  他们抢玩具往往就是一时兴起罢了,很可能平时根本就不喜欢那种玩具。这个时候,大人可以“插一脚”。拿出孩子们喜欢的糖果、水果,或者启动一个更有趣的玩具,甚至和他们一起抢玩具……2个小朋友的注意力就被轻松注意走了,直接对抗也不存在啦~

  2、建立竞赛机制

  第一招只对小一点的孩子有效,孩子稍大仅注意力显然没法奏效。此时,讲道理就很有必要了,当然了并不是口头上生硬的说教,我们要讲究策略哦~特别是2个小朋友僵持住了的时候,不妨提议比赛,谁赢谁可以获得奖品。叠衣服、洗碗、拖地、打球等等都可以,赢家可以获得玩具。对啦,记得给没赢的小朋友一个精神奖,或者给其他一样东西安慰一下。这个方法不仅分散宝宝们的注意力,而且化解了之前争抢玩具的紧张情绪,另外还能让他子们明白很多时候付出才会得到回报。

  3、适当惩罚

  一般来说,只要大人合理及时引导,刚还在抢玩具的小朋友们很快就和好,又一起玩闹起来了。但有些孩子攻击性、占有欲比较强,上述的2个方法往往收效甚微。这个时候,给予一点适当的惩罚效果很好。比如限制他们看动画片的时间,或减少他的零花钱,亦或要求他面壁思过。具体的惩罚方式可以根据孩子“量身定做”。这里提醒大家,家长们能统一战线,将惩罚贯彻执行下来,这样才有效。

  怎么样正确应当宝宝爱抢玩具的阶段

  抢玩具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小朋友来说,这并不能说这是一种“毛病”。相反,只要家长做到这“三预防”,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好的帮助宝宝度过这个阶段。

  一、和孩子在家时进行示范演练

  当孩子到了一定年纪时,就一定会出现物权意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内,孩子很容易出现“抢”的行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了物权意识,也出现了“抢”的行为时,就需要警惕起来了。妈妈可以在家给孩子进行演练,并且做出正确的示范,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孩子知道正确的做法,就不会出手抢东西了。

  二、带孩子出门前做好复习

  孩子年纪很小,妈妈只说一次孩子很难铭记在心。因此,妈妈在每次出门前,就提前给孩子做复习。孩子经常听到这些,时间长了,就记在心里了。并且,提前给孩子做好复习,孩子出门时才会更注意。这样,孩子出门时就不会轻易地出手抢东西了。

  三、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友谊

  其实,每一个孩子本质都是很大方的。比如,孩子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喜爱的玩具。但是,却不愿意让新朋友玩自己的玩具,不管这个玩具是否是他喜欢的。这是孩子对于亲近之人的,一种最信任感。因此,妈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固定的友谊。有了这样的小伙伴,孩子会更明白“分享”的乐趣。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孩子懂得怎么样社交,面对新朋友时,就会更愿意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家长用心了,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