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及相关诗句1
元宵节的由来
说法一:
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称“上元”,是农民祈求丰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诞。人们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说法二:
另据史籍记载,相传西汉时期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卒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剿平“诸吕之乱”,拥戴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众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再次强盛起来。因扫除诸吕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说法三:
汉武帝时听从谬忌之说,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说法四:
汉明帝笃信佛法,听从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宫内“燃灯表佛”,从此民众效仿,皆点灯供奉佛祖。东汉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元宵节的习俗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 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元宵节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_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元宵节要燃灯。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元宵节习俗及相关诗句2
1、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4、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5、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9、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0、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2、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3、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5、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6、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9、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0、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1、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2、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3、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5、天上元宵放月明,张灯何苦浪经营。一毬积日方呈巧,千片轻绡仅凑成。里巷禽呼倾坐去。街衢蚁聚侧身行。谁人能向循良道,何不留心劝耦耕。——李吕《上元漫兴》
26、吾爱清源颜养仁,笔端有力重千钧。奇才自合巍收第,他巧何妨且进身。我老无能惟喜士,君名若出定惊人。元宵相聚过寒食,不污东风一点尘。——王迈《游温陵得未得之士四人作四爱诗·赠养仁若春》
27、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2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29、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萧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柳永《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30、火树银花巧斗明,笙歌声沸满春城。月华西转星河澹,犹有香车取次行。——汤珍《元夕》
31、淡河斜浸月光浮,看尽青山更倚楼。残烛怕寒元夕夜,小栏花影伴人愁。——释斯植《丙辰元夜》
32、明年屈指春来早,定是元宵不苦寒。十里珠帘火城夜,客来应许醉中看。——陈造《又次看字韵二首》
33、桥上月,终夕自凭栏。只怕粉云香阁闭,从教珠露碧衫寒。人道看灯山。——沈谦《望江南·元夜即事》
34、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宋)姜白石《诗曰》
35、随园一夜斗灯光,天上星河地上忙。深讶梅花改颜色,万枝清雪也红妆。——袁枚《随园张灯》
36、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华月动春城。条风细细吹旗影,香蔼微微引漏声。河汉虹桥应断绝,沧溟鳌足漫峥嵘。愁来更听渔阳操,独倚阑干坐到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
37、惊魂无夜不飞摇,才歇芦笳便管箫。醉里凄然双泪下,岂知今日有元宵。——申佳允《元夜口占》
3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9、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40、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宫·元宵》
4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42、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上界天宫按此行,五云深处有箫笙。一轮宝月明如昼,万斛金莲开满城。——白玉蟾《上元翫灯二首》
43、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吴文英《烛影摇红·元夕雨》
4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5、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何中《辛亥元夕》
46、灯火逢元夜,萍蓬叹索居。感时知我老,得句遣儿书。酒少愁难破,年衰恨有余。团团天上月,几见缺如梳。——何瑭《次杏东元宵韵》
47、一封寄去当人日,只是元宵近到家。何事春分犹未报,夜窗几度卜灯花。——葛绍体《望家信未至》
4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50、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5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3、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4、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5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5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8、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59、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6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6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6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6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5、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6、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68、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元宵节习俗及相关诗句3
1、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2、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宋)姜白石《诗曰》
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6、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
7、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作者:江雪涛
8、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清)李调元《元宵》
10、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1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3、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14、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7、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8、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0、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2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3、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24、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25、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6、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王沂孙《眉妩新月》
2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8、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29、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30、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31、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2、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3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34、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3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元宵节习俗及相关诗句】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08-01
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吃元宵观灯猜灯谜10-01
聚财的相关风水05-21
与水相关的职业05-19
玄关的相关风水05-17
与遗传相关的知识09-24
幼儿营养相关知识04-12
凉面相关介绍09-17
女性不孕相关介绍09-17
梦见结婚的相关解析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