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起源于哪个朝代

时间:2023-07-08 12:10:55 知识 我要投稿

  越剧起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

  越剧起源于哪个朝代1

  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历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

image.png  

  越剧介绍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

  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

  越剧起源于哪个朝代2

  越剧起源于1852年。具体请看下文: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也就是今天的嵊州市,这里地处绍兴南部,春秋时期属于越国版图,清代属绍兴府,以后剧种称“绍兴戏”、“越剧”都与此有关。

  越剧是从说唱形式的唱书衍化而来的,大约在1852年,就是清咸丰二年的时候,嵊县马塘村的贫苦农民金其炳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曲调,唱眼前景物、当地新闻和简单故事,吸引了不少人向他学唱。

  起初唱书是农民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故称田头歌唱,后发展成农闲时讨年糕、粽子的谋生补充手段,称沿门唱书,越剧前辈说越剧是从“讨饭戏”起家的,就是指这种历史事实;

  再后来出现半农半艺、带有职业性的落地唱书和走台书,唱腔也吸收湖州三跳演变成呤哦调,唱书内容也不断丰富,出现根据民间故事和弹词等改编的长篇书目。

image.png  

  1906年春节期间,唱书艺人分别在浙江於潜县乐平乡外伍村和余杭县陈家庄进行了分角色演出的初次尝试,3月27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在嵊县东王村用稻桶、门板搭成的.草台上正式以戏曲形式演出,一个新的剧种从此诞生了。

  为与绍兴地区流行的绍兴大班相区别,称之为“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因其十分简陋,乐器只有尺板、笃鼓

  也被人蔑称为“的笃班”。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俗称男班。所用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

  小歌班诞生后,从嵊县向邻近的绍兴、宁波一带流布。1910年进入省城杭州。1917年5月13日,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不足一月即结束,以后又有三班小歌班艺人来上海。

  在几经失败后,艺人们注意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艺术上有所提高,并集中了几乎所有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有自己特色、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编为连台本戏,又如编演了《孟丽君》,移植了东阳班(也就是婺剧)的《碧玉簪》。

image.png  

  小歌班进入上海,在越剧发展历史上是个重要转折。从此,它在上海文化环境中广泛吸收各种营养,取得迅速发展。

  1921年9月到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他们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锣鼓经,剧目则受当时盛行的“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

  演出场所主要是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经过艰苦努力,男班不仅在上海扎下根来,而且艺术上逐渐提高,涌现了一批著名演员

  其中有小生王永春、张云标、支维永,小旦卫梅朵、费翠棠、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童正初,小丑马阿顺、谢志云,大面金荣水等。

  越剧起源于哪个朝代3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

image.png  

  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

  从东阳班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三看御妹》等剧目。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雷雨》、《啼笑因缘》等剧目。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

  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越剧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起源于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川剧起源于哪个朝代07-07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朝代07-08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05-11

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05-16

篆书是哪个朝代盛行的07-03

黄帝陵是哪个朝代05-31

药酒是在哪个朝代后出现的05-17

药酒是在哪个朝代之后出现的05-08

七尺男儿出自哪个朝代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