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3-04-07 08:55:54 知识 我要投稿

  民俗的基本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民俗的特点有很多,每一个地区的特点他都是不一样的,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民俗的基本特点

  民俗的基本特点1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image.png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实用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传承性和扩布性

  ①民俗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

  ②民俗扩布性: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③民俗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 a.从民俗扩布的自身规律看,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其扩布的地域和民族也相对广大;而发生时

  民俗的基本特点2

  一方面,对于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中有益无害或无伤大雅者不妨随顺之,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可能是较为可取的文化策略。如民间对于福禄寿喜财等神祇由来已久的崇拜,对福星高照、天官赐福、五福临门(五只蝙蝠图形贴于门上,最新的象征事象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

  及吉庆有余(鱼)、岁岁(碎碎)平安、年年高升(年糕)、早生贵子(红枣、花生、桂圆等)等的祈求,充分表达了底层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虽并无多少科学道理,

  似亦无可厚非。宽容视之,凡此种种美好的联想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底层民众调适苦乐无常的世俗生活,或许不无积极意义。

  围绕十二生肖文化和传统民俗节日(如以屈原崇拜为核心的五月五端午节,以月圆人圆、万家团圆为追求的'中秋节)等民间信仰衍生物而出现的文化消费现象

image.png

  (如赛龙舟、吃粽子、月饼)及其不容小觑的巨大商机,尤其是以驱邪禳灾为终极心理诉求的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习俗在当代的屡禁不绝、甚至不得不驰禁,

  都昭示着古老的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以关羽崇拜中的 “华容道义释曹操”传说为基础的华容道智力游戏等的经久不衰,更提示我们不应忽视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中的科学内涵及其创造性转化。

  尤为值得指出的是,历经岁月沧桑、绵延流传至今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如中秋佳节、关羽崇拜、妈祖崇拜),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于培育和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尤其是台港澳同胞同文同种、血浓于水、兄弟一家亲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觉,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亟需发扬光大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的基本特点3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庭、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3)人生礼俗(诞生、成年、婚姻、做寿、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戏曲、民间音乐和舞蹈等娱乐方面;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打油诗、歌谣等大众创造的口头文学)

  (2)信仰民俗(诸神崇拜、巫术、信仰、禁忌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3)观念民俗(风尚、礼仪等约定俗成的道德与社会规范)

  民俗文化知识【民俗的四大特性】

  1、社会性和集体性

  2、类型性和模式性

image.png

  3、稳定性和变异性

  4、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民俗文化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中提及:“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认同感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

  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

  很明显,这一定义包含了民间传承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这样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完全可以互相置换,是一回事,二者换汤不换药。

【民俗的基本特点】相关文章:

民俗有哪些基本特点04-10

蛇的基本特点04-20

民俗的特点分别是04-07

民俗的种类与特点作文04-10

民俗的概念及特点04-10

民俗的分类和特点04-10

中国民俗的特点04-06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04-07

民俗有哪些共性的特点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