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时间:2024-02-16 13:30:41 职场 我要投稿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在规则面前我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实用的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篇1

  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可我却没有做好……

  记得有一次,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随着老师一声---下课!我们都兴高采烈的跑了出去,在教室门口玩游戏,忽然,在教室门后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个蓝色的东西,我就跑了过去,哇!一支崭新的伸缩钢笔映在了我的眼前。趁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悄悄地装进了我的口袋,就在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我赶快跑回了教室,忐忑不安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满脑子都是钢笔的事情,因为这支钢笔是我魂牵梦萦想了好久,问妈妈要了几次,妈妈都没答应给我买。今天,却意外得让我捡到了,我既高兴又紧张,是上缴给老师还是自己拿回家,我矛盾不堪。正在这时,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提问我问题,我慌忙的站起来,可是,我根本就没有听,哪知道是什么问题,我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老师生气地让我坐下了。就这样,我迷迷糊糊地过了一节课,什么也没有听。

  下午回家的时候,妈妈检查我的作业,发现了很多错题,就问我上课干啥呢,是不是没好好听讲?我回答不上来,就在这时,发现我书包里的那支钢笔,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支支吾吾说:“是……是……是同学送的。”妈妈说这么新的钢笔,怎么舍得送人呢?无论我怎么解释,妈妈都不相信。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妈妈生气了,声音提高了足足有十倍的音量,我有点害怕了,就小声哆嗦地说是捡的。妈妈听了之后,反倒没生气,却给我讲起了道理。就问我:“如果你心爱的东西丢了,心情会怎么样呢?而且,也耽误了整整一节课……”通过妈妈讲了那么多的道理后,我低下了头,第二天,我就交给了老师。

  通过这件事情,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都要遵守规则。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篇2

  在规则面前,我坚持了正确的立场。这件事永远在我心中是那样清晰,因为它告诉我规则永远在人们心中,要靠自己去执行。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伙伴们在舞蹈班练舞,我和佳音准备去更衣室脱衣服时,忽然在老师办公室的门前,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原来是个卡子。我认真观察起它来,它闪闪发亮,还镶着金边,美丽极了!肯定是个值钱的饰品,这下我可捞到好东西了,我毫不犹豫地把它装进口袋里。这是老师说休息时间到了,我把卡子放进包里,迅速跑回教室……上课的'过程中,贝贝一直在找她的卡子,我心里极慌急了,所以这节课提心吊胆的。

  由老师说:“先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回来。”我跑到休息室,从包里把卡子拿出了来,几个其它班的同学说:“徐一诺,你的卡子好漂亮,怎么不戴在头上呢?”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似乎玻璃窗户都在吹胡子瞪眼地看着我:“亏你还是个优秀学生,竟然做出这样事情来。”想到这里,我喃喃自语道:“对啊!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不能贪小便宜而违反道德规范!”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把卡子拿出来交给贝贝尴尬的说了声对不起。是因为我非常喜欢你的卡子,所以我才把它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后来,这件事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当我在道德的问题里进对了进退两难时,它就会告诉我答案,让我成为一名遵守规则的学生。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篇3

  活动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促进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其创设的依据是此类活动的考察目的和本质意义。因此,应该成为参与者的首要之务。

  “山羊过独木桥”属于竞技比赛项目,其规则有明确的要求:“能突破对方拦阻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我们要明白竞技项目的本质是通过竞争进行选拔。竞争是手段与过程,选拔才是最终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否定“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的原因。假使我们认同了“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那么这项竞技比赛项目的最终结果将是无法选拔出优胜者。同时,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项竞技项目。

  竞技比赛项目毕竟是要选拔出优胜者,那么如何在兼顾规则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应当以正取胜。原因不再赘述,而所谓的以正取胜,就是按照合乎规则的方式进行竞争取得优胜。以正取胜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一种品德的体现。

  取胜有道,不失于礼,才是君子之德。中国向来重视“正”,认为这是一种大德、美德。春秋争霸,诸雄应势而起,而齐桓公终得彪炳千秋,被圣人称赞,这是为何?纵观其争霸历史,从苞茅之质到招杀哀姜,再到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倘若我们把春秋诸国争霸战看做是一场竞技,其规则显而易见,即得天下大名,顺百姓人心,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以仁义为行动标杆,以正德征伐,不出奇谋,不为诡诈,终得周王室认可,天下诸侯拜服,成五霸之首。孔子认为齐桓公“正而不诡”是为至评。

  正行源于正德,正德体现于正行。德行相见为古人所重。《论语》有三辩:华夷之辩,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辩。三辩核心以正为美。自古重视行则坦荡,言则中矩,取之有道,进退合宜。正则得其宜,奇巧机心则败心术、乱人心,这是历代大家最为慎重之处。

  《庄子·天地》有一段故事,说的是子贡游楚见一为圃者弃机械抱瓮而出灌,疑而问,为圃者的回答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虽然说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仍可见古人的慎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君子于细节之处尤为看重,瓜田李下尚且不纳履扶冠,更不会在竞技中萌生投巧之心,因为即使可以取得一时之胜,但于德有亏,所以不为。

  商品经济时代投机取巧甚嚣尘上,追其源起,社会对规则的肆意轻视,对取巧行为的过分肯定与纵容实为一大原因。正如材料中“山羊过独木桥”其比拼的实质是平衡能力等竞技技巧,而非解构规则。如果对这种解构给予肯定,其实是在变相地鼓励投机取巧,倘若习惯于从中得取好处并受肯定,那么就有可能会带着这种心理投入到其他活动中,甚至投入到将来的社会工作中,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