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规则面前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规则面前作文 篇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这是老师告诉我们的道理,而它的真正意义我却是在经历了一件事后才深刻地体会到的……
这件事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它就像一个警铃,时不时地就会响起,警醒我,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敢在行差就错。
“叮铃铃”下课了,我们班的人都到操场上去玩乒乓球了,正在他们在玩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球掉了出来了,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仔细地看了看,以我玩乒乓球的经验,用大姆指按了一下球,这个球很硬,仔细看还是名牌的。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了那个球,放进了口袋。
叮铃铃的上课铃响起了,我迅速地跑回教室。上课时,我们班有的同学乒乓球掉到了地板滚来滚去,看着那个圆圆的、小小的,黄色的.乒乓球滚来滚去,我心里真的很害怕,口袋中的那个球如果不小心掉出来被老师发现了,或者被哪个同学认出来那个乒乓球是他的,那时候我将会多窘啊!一整节课,我提心吊胆,坐立不安,窗外的风瞪着眼,窗户似乎也竖起胡子,好像在说:“亏你还是个三好学生,把别人的乒乓球据为己有,真是一个坏学生!”想到这里,我更加觉得脸上一阵发红。下课后,我毫不犹豫地拿起口袋里的那个乒乓球,进了办公室,交给了老师……
“叮铃铃”,上课铃声再次响了起来,我迅速地回了教室,这时,老师带着笑容走进了教室,并且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这一节课,,我不再心神恍惚,心情一下子放松起来,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这件事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清晰,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让我开了窍,从那以后我时时以这件事来警醒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在规则面前作文 篇2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那次在规则面前,我选择了遵守。
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一次期中考试,我蛮有信心的走进考场。开始考语文了,前面几道大题挺简单的,我轻松极了,可是越做越难,我的那种优越感消失了,还有半小时就交卷了,还有一道题没做完呢!
我趁监考老师玩手机的'时候,偷偷扭了一下头,看到后面的同学已经写上了答案,可谁知监考老师猛得转了一下头,我差一点被发现,这时我对自己说:不行啊,你不能作弊啊,不然你这个100分的成绩就是假冒伪劣的。这时我眼前浮现出了同学们把我的桌子围得紧紧的,还议论纷纷“柱子作弊了,他根本就不是满分而是冒充的”,我仿佛又看见妈妈对我失望的眼神。
我决定不抄了,为了真实的成绩,我绝不作弊,我宁可把这题空下,也不愿抄袭。于是我静下心来,想了半天,才想出了一个答案写上去。
“叮铃铃”考试结束了,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考场。这次考试虽然考得不太好,但它让我收获了诚实并遵守了规则。
在规则面前作文 篇3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了规则,尊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的、快乐幸福的生活。通过一次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深刻教训,使我记住了“规则”的重要性。
4岁时的一天我发高烧了,爷爷、奶奶送我去医院,由于医院人太多了我奶奶在里面排队买药,我和我爷爷走到我家车里面,爷爷看我一天吃不下东西,就走到马路对面的'商店给我买吃的,我一看我爷爷走了,我从车里出来就跟着过去了,走路中间时一辆公交车飞快的驶过来,公交车司机发现了我就紧急踩下刹车,由于惊吓我重重的摔倒在地,公交车在快撞到我时停下了,我重重的摔倒在地上,我的腿上被划了一个大口子,爷爷听到人们呼喊,就出来一看竟然是我,他就冲进人群把我抱进医院里,直接抱到急救室,医生先给我打了一麻醉针之后,就开始救治我醒来后腿上的伤已经被线合住了,一个礼拜才好,这次我记住了规则。
这次事故虽然过去好几年了,当时如果我坐在车里不出来会怎么样?如果走斑马线会怎么样?我觉得这次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训太深刻了,我以后要遵守规则。 在规面前我错了!
在规则面前作文 篇4
活动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促进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其创设的依据是此类活动的考察目的和本质意义。因此,应该成为参与者的.首要之务。
“山羊过独木桥”属于竞技比赛项目,其规则有明确的要求:“能突破对方拦阻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我们要明白竞技项目的本质是通过竞争进行选拔。竞争是手段与过程,选拔才是最终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否定“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的原因。假使我们认同了“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那么这项竞技比赛项目的最终结果将是无法选拔出优胜者。同时,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项竞技项目。
竞技比赛项目毕竟是要选拔出优胜者,那么如何在兼顾规则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应当以正取胜。原因不再赘述,而所谓的以正取胜,就是按照合乎规则的方式进行竞争取得优胜。以正取胜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一种品德的体现。
取胜有道,不失于礼,才是君子之德。中国向来重视“正”,认为这是一种大德、美德。春秋争霸,诸雄应势而起,而齐桓公终得彪炳千秋,被圣人称赞,这是为何?纵观其争霸历史,从苞茅之质到招杀哀姜,再到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倘若我们把春秋诸国争霸战看做是一场竞技,其规则显而易见,即得天下大名,顺百姓人心,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以仁义为行动标杆,以正德征伐,不出奇谋,不为诡诈,终得周王室认可,天下诸侯拜服,成五霸之首。孔子认为齐桓公“正而不诡”是为至评。
正行源于正德,正德体现于正行。德行相见为古人所重。《论语》有三辩:华夷之辩,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辩。三辩核心以正为美。自古重视行则坦荡,言则中矩,取之有道,进退合宜。正则得其宜,奇巧机心则败心术、乱人心,这是历代大家最为慎重之处。
《庄子·天地》有一段故事,说的是子贡游楚见一为圃者弃机械抱瓮而出灌,疑而问,为圃者的回答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虽然说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仍可见古人的慎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君子于细节之处尤为看重,瓜田李下尚且不纳履扶冠,更不会在竞技中萌生投巧之心,因为即使可以取得一时之胜,但于德有亏,所以不为。
商品经济时代投机取巧甚嚣尘上,追其源起,社会对规则的肆意轻视,对取巧行为的过分肯定与纵容实为一大原因。正如材料中“山羊过独木桥”其比拼的实质是平衡能力等竞技技巧,而非解构规则。如果对这种解构给予肯定,其实是在变相地鼓励投机取巧,倘若习惯于从中得取好处并受肯定,那么就有可能会带着这种心理投入到其他活动中,甚至投入到将来的社会工作中,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