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时间:2024-02-15 08:27:11 职场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规则面前我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合集(3篇)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篇1

  我曾经在规则面前,战胜了自己。那是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我们全家去了密云水库,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不断的泛起静静的`波纹,好似一大包晶莹的珠宝洒落在镜子上。湖边绿草丛生,没有一片垃圾,湖水那么清澈,让人感到清爽舒服。

  我们在湖边边走边玩,很快就感到很饿。湖边的小吃真诱人,我馋的直流口水,让妈妈买了一大袋好吃的,水果、果干、红枣……,我左手拿起一个梨,右手拿了几颗枣,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可是,吃完的果皮、枣核我只能一直捏在手中。我伸出手想给妈妈,可妈妈又说:“你自己拿,有垃圾箱的地方再扔掉”。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感到不悦,叹出一口气,无可奈何的拿在手里。然后向四周望去,道路上没有一个垃圾箱,也没有一位保洁员,当然也就没有办法把它扔掉。可我转念一想:干脆就扔到河边算了,干嘛这样为难自己?我的眼珠不停地转着,可我又思索了一会,总觉得这样不好,这么美的地方怎么可以把垃圾丢在这里,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我扔一些,他又扔一些,这片湖水就会失去它原本的光彩,变成一个“垃圾场”。再来这里的人还会开心吗?

  我用力克服自己,站在妈妈身旁一声不响,手中还拿着那些变得又粘又软,像一块橡皮泥一样的垃圾。

  我们走了许久,终于有了一个垃圾箱,我迅速地跑向那高兴的把手里的垃圾扔掉。那块垃圾虽然脏了我的手,却纯净了我的心!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篇2

  孟子说过一句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过:“只有按照正常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同学们,你们在规则面前是遵守了?违反了?还是犹豫了?

  去年五一假期里,我和妈妈去洛阳龙门石窟玩,逛了快两个小时,我渴得喉咙快要冒烟了,妈妈像救星一样拿出了一瓶饮料递给我,我高兴极了,顾不得向妈妈致谢,接过来一饮而尽,好舒服呀!拿着空空的饮料瓶,我向四周望去,周围没有一个垃圾箱,我便随手一扔。妈妈立即厉声批评我:“快捡起来!不准乱丢垃圾!”我不高兴地反驳道:“又没有垃圾箱,让我往哪里放!”妈妈便耐心地开导我说:“空饮料瓶又不重,拿着它再找找看。妈妈希望你能认真对待这件小事,因为每一件小事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你要学会在这些小事中历练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听了很有道理,便把饮料瓶捡了起来,和妈妈一直向前走,终于在一个拐角处看到了一个垃圾箱,我便一个箭步跑过去,把饮料瓶放到了垃圾箱里。我看到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路边的小花在微风中对我欢笑,路上的.行人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通过这件事,我经常会提醒自己,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自己都不要做违反规则的事。

在规则面前我作文 篇3

  活动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促进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其创设的依据是此类活动的考察目的和本质意义。因此,应该成为参与者的首要之务。

  “山羊过独木桥”属于竞技比赛项目,其规则有明确的要求:“能突破对方拦阻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我们要明白竞技项目的本质是通过竞争进行选拔。竞争是手段与过程,选拔才是最终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否定“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的原因。假使我们认同了“互抱转身过桥”这种行为,那么这项竞技比赛项目的.最终结果将是无法选拔出优胜者。同时,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项竞技项目。

  竞技比赛项目毕竟是要选拔出优胜者,那么如何在兼顾规则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应当以正取胜。原因不再赘述,而所谓的以正取胜,就是按照合乎规则的方式进行竞争取得优胜。以正取胜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一种品德的体现。

  取胜有道,不失于礼,才是君子之德。中国向来重视“正”,认为这是一种大德、美德。春秋争霸,诸雄应势而起,而齐桓公终得彪炳千秋,被圣人称赞,这是为何?纵观其争霸历史,从苞茅之质到招杀哀姜,再到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倘若我们把春秋诸国争霸战看做是一场竞技,其规则显而易见,即得天下大名,顺百姓人心,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以仁义为行动标杆,以正德征伐,不出奇谋,不为诡诈,终得周王室认可,天下诸侯拜服,成五霸之首。孔子认为齐桓公“正而不诡”是为至评。

  正行源于正德,正德体现于正行。德行相见为古人所重。《论语》有三辩:华夷之辩,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辩。三辩核心以正为美。自古重视行则坦荡,言则中矩,取之有道,进退合宜。正则得其宜,奇巧机心则败心术、乱人心,这是历代大家最为慎重之处。

  《庄子·天地》有一段故事,说的是子贡游楚见一为圃者弃机械抱瓮而出灌,疑而问,为圃者的回答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虽然说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仍可见古人的慎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君子于细节之处尤为看重,瓜田李下尚且不纳履扶冠,更不会在竞技中萌生投巧之心,因为即使可以取得一时之胜,但于德有亏,所以不为。

  商品经济时代投机取巧甚嚣尘上,追其源起,社会对规则的肆意轻视,对取巧行为的过分肯定与纵容实为一大原因。正如材料中“山羊过独木桥”其比拼的实质是平衡能力等竞技技巧,而非解构规则。如果对这种解构给予肯定,其实是在变相地鼓励投机取巧,倘若习惯于从中得取好处并受肯定,那么就有可能会带着这种心理投入到其他活动中,甚至投入到将来的社会工作中,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