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问这样的问题:“孩子问我什么是数学,我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我上网查了一下,解释都太专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
相信很多5-6岁的爸爸妈妈们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问的问题,很常见,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搪塞过去又怕失去为人父母的权威,真是左右为难。
其实,这正是5-6岁孩子突出的特点之一,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对图像、符号和抽象的一些词汇开始感兴趣,行为表现之一就是提问。
爸爸妈妈们可要把握好孩子的问题,引导有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在查询和理解的过程里,既补充了新知又锻炼了自主能力。家长何乐而不为呢?说到呵护孩子“想问”的这个事情,里面还真是有很多学问呢。
一、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所谓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问得清楚,而且能有礼貌地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
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二、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
“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
“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去?带什么去?问题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
“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幼升小孩子的培养方向思维比知识重要百倍】相关文章: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思维比知识更重要!04-13
幼升小成长的真实故事-后记08-21
记录幼升小成长的真实故事08-21
小游戏培养宝宝的逆向思维09-16
利用游戏培养宝宝逻辑思维09-08
知识很重要的句子03-22
知识的重要性05-15
小孩子智力与知识的关系04-11
房屋的方向风水知识讲究09-12
关于知识很重要的名言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