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时间:2023-10-04 04:10:32 饮食 我要投稿

  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1

  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今年伟大的诗人屈原。其实最开始粽子并不是给人吃的,而是因为屈原投江自尽,江里的鱼就会去吞食尸体。于是老百姓用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护屈原的尸体了。后来一道端午节,大家就会包粽子投江喂鱼,再后来演变到现在,就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

  咸鸭蛋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也是属于腌制品,将新鲜的鸭蛋洗干净之后,加入煮好的盐水,然后放上,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了,咸鸭蛋蛋白,咸蛋黄香气十足,而且特别的美味。所以一般提前一个月左右,大家就会开始腌制咸鸭蛋,等到端午节的时候拿出来吃。

image.png  

  据说在端午节的时候,各种虫害就会爬出来,比如,蜈蚣,蝎子,蜥蜴,壁虎,蟾蜍等等,这些俗称五毒。五毒是对人体有害的,为了避免五毒不侵害自己的身体,于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民间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将雄黄粉与白酒放在一起来喝,具有辟邪消毒的作用。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由于各地的`风俗人情不同,那么包的粽子也会不一样,有的地方粽子特别大,有的地方是小粽子,还有的地方粽子形状各异。另外在民间吃粽子是有高中举人和多子多孙,光宗耀祖的寓意的,所以吃粽子也成为了民间传统。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2

  粽子的来历一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在这一天吃粽子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人们又称它为“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

  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直到现在人们依然沿袭着这一传统习俗,每到五月初,大街小巷都有卖棕粽子的。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已经漂洋过海,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那么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究竟由何而来呢?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

  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这一习俗一传就是千年,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盛行不衰。

  粽子的来历二

  古代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端午节祭祀先祖,其实是后人赋予的内容。古人对端午,其实有种种说法,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

image.png  

  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 “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 “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说。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

  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

  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 粽子的出现如本文开头所说,但一说用于祭祖;又说为了纪念屈原殉难,两说都有道理。

  粽子的来历三

  春秋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

  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 震远同湖州粽

  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相关文章: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08-03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07-30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什么09-23

春分的由来是什么06-12

小年的由来是什么08-11

端午节的由来06-02

粽子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家庭须知04-20

圣诞节吃火鸡的由来08-10

兵马俑的由来是什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