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健康养生

时间:2023-05-28 12:09:31 养生 我要投稿

  中医心理健康养生,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以下分享中医心理健康养生。

  中医心理健康养生1

  1、 自我统一

  中医心理健康观是整体而统一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首先是“自我统一”的人。这是说, 作为个人, 能够做到“守神”, 即精神, 内守而不外驰, 情绪安定,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在外界纷纭的诱惑下, 能克制自己的, 知足常乐,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嗜欲不能劳其目, 邪不能惑其心。”

  自我统一与人格的健康是分不开的。人格是综合人的气质、性格、行为倾向等多方面为一体的复杂特质。《灵枢·通天》提出了五态人格论, “盖有太阴之人, 少阴之人, 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 其态不同, 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其中, 阴阳平和之人“居处安静, 无为惧惧, 无为欣欣, 婉然从物, 或与不争, 与时变化, 尊则谦谦, 谭而不治, 是谓至治”, 被认为是一种调和的、健康的人格。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将人格和体质结合起来, 进一步根据五行理论细分为25种人, 说明古人对人格健康是十分重视的。

  《灵枢·本脏》亦言“志意和则精神专直, 魂魄不散, 悔怒不起, 五脏不受邪矣”, 拥有坚毅的、意志力强的人格, 有助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 更利于身心健康。

image.png  

  2、 与环境相适应

  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 心理健康者与社会环境应是相适应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 圣人常是“行不欲离于世, 被服章, 举不欲关于俗”;

  作为常人, 当“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指出人应该融入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 遵循俗世的处事原则, 且不过分炫耀, 推崇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

  3、 形神一体

  中医始终秉持“形神一体”的观念, 这是对中医心身整体观的最高概括。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形者神之体, 神者形之用”, “无神则形不可活, 无形则神无以生”, 心理健康构建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

  不良情绪会导致什么疾病?

  中医将情志方面的心理活动称为“七情”, 包括喜、怒、悲、思、忧、恐、惊七种情绪。情志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 但情志的异常变化会阻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 影响脏腑功能, 引发疾病, 正所谓“形病有神变, 神病亦有形变”。

image.png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这是情志致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情志活动过极也与五脏有特定的对应关系,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情志致病首伤心神, 产生各种各样的神志病。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描述了“喜悲伤欲哭”的脏躁、“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 以及百合病等。由情志不遂而致的躯体疾病范围也十分广泛,

  例如,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其《临证医案指南·卷六·郁》中说:“悒郁动肝致病, 久则延及脾胃中伤, 不纳, 不知味。”大意是如果心情抑郁、肝气不舒, 时间长了, 导致人没有食欲, 吃东西也不觉得香, 这是影响到了脾胃功能。

  除此之外, 还可涉及心、肝、肺、肾等多个脏腑, 导致心悸、胁痛、哮喘、噎膈、泄泻、淋证、、等疾病。

  躯体疾病与情志内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异常情志不仅是致病因素, 也是躯体疾病的病理表现之一, 久病之人, 更容易情志抑郁, 许多慢性疾病都伴随着情绪问题, 影响疾病预后。

  中医心理健康养生2

  1、情志调摄

  保持内心的平静, 做到“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情志有节, 克制, 避免过喜、过怒、过悲、过思、过惊, 是维护脏腑功能常态的保证。

  情志的调摄应该顺应四季时令变化。春季, 应顺应升发之气, 保持胸怀开畅, 多鼓励, 少批判;夏季, 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

  应顺应养长之气, 多表达, 避免郁怒、急躁;秋季, 由阳转阴之时, 应顺应收敛肃杀之气, 保持心态平和;冬季, 则应顺应匿藏之气, 使神志蛰伏。

  对待情志异常者, 可采用开导慰藉的办法, 《灵枢·师传》云:“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循循善诱, 多加关爱, 帮助其正确认识情志问题, 树立信心,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image.png  

  2、饮食调摄

  心理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来自于五脏化生的精、气——五脏中皆有脾气, 而脾胃也皆有五脏之气, 其化生之源在脾胃, 有赖水谷的摄入, 所以饮食调养也是情志养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中医食疗其力平缓, 其法简便, 适合日常使用。调摄当遵循“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 有余则泻”的.原则。对于情志疾病, 总以“理气解郁”为, 可采用玫瑰花、月季花、菊花、陈皮、萝卜、莲子、大枣等疏肝理气、养心安神之品, 少食用滋腻碍气之物。

  3、运动调摄

  太极拳、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养生运动, 锻炼肢体的同时, 保持精神专注, 使经络通畅, 改善气血循环, 从而达到疏导情志的目的。其他活动如慢跑、散步、登山、瑜伽等, 都是可选择的。

image.png  

  如果场地受限, 也可以做一些平缓简单的运动。 (1) 呼吸调整:想象自己躺在柔软的草地沐浴阳光, 或是在海滩边听着潮起潮落, 然后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 保持节奏均匀一致, 可使心情平静下来; (2) 扩胸运动:张开双臂, 挺胸抬头, 可达到宽胸理气的效果。

  4、 推拿保健

  推拿是中医情志养生的特色之一, 以疏通经络的方法畅达气机, 改善不良情绪。

  胁肋:用手掌鱼际部自腋下沿侧肋向下进行单向, 用力宜轻, 以顺畅为度, 胁肋部是肝经循行的部位, 此法有疏理肝气的作用。

  腹部推拿:双手环绕肚脐以顺时针方向腹部, 可缓解情志不遂所致的胃肠不适, 促进排便。

  中医心理健康养生3

  中医心理养生建议中和地、全面地看待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少一些偏执的认知,少一些过激的情绪,讲究“中和”之道,力求客观、全面看地看待生活。

  其一,脚踏实地:我们可以少一些浮躁的想法,多一些脚踏实地的行动;

  其二,培养自信:自信心的缺失会导致自暴自弃的倾向,对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自信,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要妄自菲薄。

  其三,保持乐观,乐观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逾越困难,乐观的人的性格和心境是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其四,保持善良:善良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质,以他人之乐为乐,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

image.png  

  其五,心存宽容: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宽容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他是我们自己的气度与胸襟、坚强与力量的表现。

  其六,积极进取:面对所有的事物,所有的情境下都可以报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去面对去处理的话,那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源源不断啦。

  以上就是本篇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心理养生的相关内容啦,中医心理养生可以“养心性”简单概括,但是细说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深度了解一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