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暑假里,我有幸读到了窦桂梅老师的《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这本书。书中讲述了身为副校长的窦老师,在繁重芜杂的工作之余,还能充分利用点滴闲暇,坚持挤出时间来读书的故事。读罢,我感触颇深。
读书,确实是我们必须的生活。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老师,理应如此;语文教师,更要如此。我们要在书籍中汲取养分,自在呼吸,更要学会教育学生和我们一道,在阅读中呼吸,在阅读中成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师者,究竟为何能为他人答疑解惑呢?那便是见识更广博些,对道理参透得更深些,对技能掌握得更熟练些罢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已有的知识储备,是经验。但如果单单只凭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经验,那么即便身为老师,也依旧会被时代所抛弃。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滋润,我想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从广阔天地中来,更从书本当中来。作为老师,只有广泛地涉猎,如饥似渴地充盈自己的头脑,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不断新鲜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在快节奏的当下,手机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生活,而手机所带来的“快餐文化”也越来越蚕食着我们的耐心与定力。当大脑习惯性接受“短平快”的刺激时,书本所代表的“长深慢”文化便不那么容易被大脑所接纳。换言之,也就是再不能如从前般坐下好好读本书了。窦桂梅老师的这些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更深深点醒了我。现在想来,其实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利用时间的人不同,时间被支配的方式也就不一。只有好好静下心来,每天抽出固定的一段时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流逝中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深刻。
去读书吧,让读书成为我们必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