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民俗查询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传统节日与民间风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分享一下传统节日民俗查询表。
传统节日民俗查询表1
1、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2、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3、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4、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5、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6、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7、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8、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9、中元节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10、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1、重阳节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12、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实际形成不早于宋代。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13、下元节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14、冬至节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15、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6、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17、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传统节日民俗查询表2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也成为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通常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的农历正月初一举行,持续15天,直至元宵节结束。春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岁首"祭祀,是庆祝新年到来的重要节日。春节期间,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拜年、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如贴春联、打扫房屋、买年货、赏花灯、舞龙舞狮等。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即上元节举行,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元宵节是庆祝团圆、祈福和猜灯谜的日子。元宵节期间,人们会吃汤圆、猜灯谜、放烟火等。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习俗,一些公园和社区会举办猜灯谜活动,吸引许多人前来参加。
3、寒食节(农历三月二十三)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期。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三月二十三举行。寒食节是为了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他因救国有功而被流放,期间遭到困苦和饥饿的折磨,最后死于寒食节的这一天。寒食节期间,人们会祭祀祖先、踏青、野餐、放风筝等。寒食节的重要食品是寒食,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香脆糕点。
4、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
清明节,也称为扫墓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的农历四月初五举行。清明节是为了祭祀已逝去的祖先和亲人,也是纪念先人的一种方式。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献花、烧纸钱等,也会举行祭祀仪式,表示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和敬意。此外,清明节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活动,如踏青、荡秋千等。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6月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也是庆祝丰收和祈求健康的节日。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吸引许多观众前来观赛。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通常在公历7月的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七夕节是为了庆祝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传说,也是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七夕节期间,人们会在晚上赏月、吃巧果、缝制绣品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写情书、挂牵牛星、祈福等。
7、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或鬼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通常在公历8月的农历七月十五举行。中元节是为了祭祀先人和鬼魂,也是纪念佛教中的"盂兰盆节"。中元节期间,人们会烧香、放烟火、祭祀先人等。其中,烧香和祭祀先人是中元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称为月饼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9月的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中秋节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团圆,也是赏月的好时机。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烧香、放烟火等活动。其中,吃月饼是中秋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各地都有不同的口味和制作方法。此外,赏月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活动,很多地方会举行赏月的活动,如登高望月、赏月比赛等。
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10月的农历九月初九举行。重阳节是为了祭祀祖先和尊敬老人,也是表达敬老之情的节日。重阳节期间,人们会登高、赏菊、饮茶、吃糕点等。其中,登高是重阳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象征着向上进取和追求更高的目标。
10、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又称为冬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12月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寒衣节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纪念先贤,也是表示对寒冷季节的防护和预防的节日。寒衣节期间,人们会祭祖、吃汤圆、赏花等。其中,吃汤圆是寒衣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因为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温暖。
11、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节,又称为水灵节或水官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通常在公历11月的农历十月十五举行。下元节是为了祭祀亡魂和水神,也是消灾祈福的节日。下元节期间,人们会祭祀亡魂、放灯笼、扔香包等。其中,放灯笼是下元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寓意着把灵魂送到天上。
12、除夕(农历腊月最后一天)
除夕,也就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前夜,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1月或2月的农历腊月最后一天举行。除夕是为了辞旧迎新、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除夕期间,人们会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等。其中,吃团圆饭是除夕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寓意着家庭团聚和幸福美满。
13、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小年,又称为小年夜,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前一天,通常在公历1月或2月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举行。小年是为了准备迎接新年,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小年期间,人们会祭祀祖先、扫尘、洗浴等。其中,扫尘是小年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寓意着扫除旧年的烦恼和准备新年的开始。
14、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12月的农历腊月初八举行。腊八节是为了祈求健康和平安,也是表示感恩和团圆的节日。腊八节期间,人们会吃腊八粥、吃糖蒜等。其中,吃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寓意着健康和平安。
15、祭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祭灶节,又称为灶君节或灶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12月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举行。祭灶节是为了祭祀灶君和感谢他们一年来的照顾,也是表示感恩和团圆的节日。祭灶节期间,人们会祭祀灶君、烧香、烤糖人等。其中,烤糖人是祭灶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寓意着团圆和甜蜜。
16、元旦节(公历1月1日)
元旦节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庆祝的节日。元旦节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开始和迎接新的希望和挑战。元旦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庆祝活动、燃放烟花等。其中,举行庆祝活动是元旦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包括晚会、游行、音乐会等。
17、妇女节(公历3月8日)
妇女节,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纪念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它于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会议上提出,最初定于3月19日庆祝,后来改为3月8日。这个节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庆祝,也是联合国正式认可的节日之一。
18、植树节(公历3月12日)
植树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全民义务植树的日子,旨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增加森林资源,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因此决定将3月12日定为全国植树节。
19、劳动节(公历5月1日)
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日,旨在纪念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奋斗。劳动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6年美国芝加哥的工人罢工,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进行的斗争。最终,这项要求被美国政府承认,并成为了国际劳工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20、儿童节(公历6月1日)
儿童节是为了纪念孩子们的节日,旨在关注儿童权益和保护儿童健康成长。这个节日最初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54年提出,后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响应和支持。中国儿童节是在1949年诞生的,定在每年的6月1日。
21、建党节
建党节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于1921年7月1日在上海成立。建党节被定为党的最高法定节日,旨在庆祝党的诞辰、回顾党的历史和传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2、建军节
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不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条例》,正式组织革命军队。建军节旨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防精神,强调军民团结。
23、教师节
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于1985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9月10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和教育家荀慧生先生的诞辰纪念日,也是教师节的正式设立日。教师节旨在表彰和尊重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24、国庆节
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法定节日之一,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庆节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欢庆日。国庆节期间,人们会展开各种庆祝活动,如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晚会、焰火表演等,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传统节日民俗查询表3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祖先留下的独特的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且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那么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小年等。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聚,各种庆祝活动如鞭炮、舞龙舞狮、贴春联等,都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吉祥平安。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规模和特色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一般是在清明节前后十天。这个节日主要是祭祖扫墓,人们会去扫墓、烧纸钱、祭拜祖先。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称为龙舟节。这个节日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等。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牛郎织女节,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节。这一天,女子祈求巧、赏花、挂绫钗,祈愿能得到美满姻缘。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也被称为月圆节。这个节日是庆祝秋收和家庭团聚的,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盆节、鬼节。这一天,人们为祖先和亡灵献祭,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和亡灵的安息。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月圆节。这一天,人们赏月、吃月饼,寓意团圆和美满。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也是登高赏景的好时机。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赏景、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还有一些地区会组织红叶节等活动。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又称水灯节。这一天,人们点水灯、燃放烟花,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气节日,也是纪念伟大诗人杜甫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穿上寒衣、吃寒食等,还有一些地区会组织赏菊花等活动。
小年是中国传统的“腊月二十三”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准备节”。人们在这一天会打扫卫生、祭祀祖先、做年货等。
【传统节日民俗查询表】相关文章: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04-07
女人右眼跳吉凶查询表04-03
五行属性查询表07-24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包括04-07
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04-07
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征04-07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特点04-07
五行夫妻相生相克查询表04-05
夫妻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04-04
金木水火土五行婚配查询表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