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在哪个省市,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西濒斜獭水,炎帝陵自宋乾德五年建庙之后,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下面来看看炎帝陵在哪个省市
炎帝陵在哪个省市1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西濒斜獭水,炎帝陵自宋乾德五年(967年)建庙之后,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炎帝陵核心景区面积5平方千米,总规划面积102.5平方千米。[2]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并入选《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炎帝陵祭典”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炎帝陵由祭祀区、拜谒区、缅怀区等三大功能区,由炎帝陵殿、神农大殿、神农园、阙门、华夏广场、福林、圣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组成
炎帝陵在哪个省市2
炎帝陵景区总体规划保护面积102.5平方千米,陵寝核心保护区面积5平方千米,由祭祀区、拜谒区、缅怀区等三大功能区,由炎帝陵殿、神农大殿、神农园、阙门、华夏广场、福林、圣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组成。
陵殿特点
综述
炎帝陵殿建筑布局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属清代建筑风格。[2]
一进
一进为午门,拱形石门,高4.0米、宽2.6米,门前为长宽均为50米的朝觐广场,左右分列为拱形戟门和长方形掖门,门扇均为实榻大门。进午门正中,树立国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4日亲笔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前嵌盘龙龙陛,取名龙蟠虎踞,天下一统,江山稳固之意。左右分立雄健的山鹰和白鹿花岗石雕。
二进
二进为行礼亭,是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采用庑殿顶,前后檐各四柱落脚的`三开间长方亭,面宽14.03米,进深5.53米,亭高8.33米,正上悬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手书“民族始祖、光照人间”匾额,亭前嵌双龙戏珠龙陛,取名双龙起舞,盛世逢年、天下太平之意。亭中设置香炉、烛台,供人们进香祭拜行礼之用。行礼亭左右为卷棚硬山式碑房,收集了历代告祭文残碑8块。
三进
三进为陵殿,重檐歇山顶,面宽21.16米,进深16.94米,占地358.5平方米,殿高19.33米,由三十根直径60厘米的花岗岩大柱按四排前廊式柱网排列支撑,上下檐为单翘昂头五彩斗拱,正脊檐角饰鳌鱼兽吻。殿内天花饰以金龙和玺、龙草和玺、龙凤和玺及旋子式、苏式等彩绘,共绘彩龙9999条。
大殿门额高悬陈云同志题词匾额“炎黄子孙,不忘始祖”。殿中设花岗基石神台,上立檀木神龛,龛内端坐炎帝金身祀像,上书“齐天鼻祖”。炎帝两手分执各穗、灵芝,身前是药篓,左右为木雕蟠龙边柱。殿前龙陛为汉白玉卧龙浮雕,卧在炎帝陵前,似走非走,取藏龙卧虎、皇权至上至尊之威。
四进
四进为墓碑亭,采用四角攒尖式屋顶,檐角高翘,高7.1米,长宽各6.4米,亭内正中树一块高2米,宽1.45米的汉白玉墓碑,上镌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手书“炎帝神农氏之墓”。
五进
五进为炎帝墓冢。墓冢封土高5.58米,进深6.64米,宽28.9米,墓前石碑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知县沈道宽所书。
炎帝陵在哪个省市3
炎帝庙历史沿革
炎帝陵庙始建于宋太祖乾德五年(公元976年),此后屡毁屡建,有史载的大修达18次。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年),朝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此后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
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朝廷在康乐、霞阳、常平三乡上,置酃县。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
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没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
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9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费时8个多月。
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民国时期,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第三次是1936年,第四次是1940年。
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除夕,因香客祭祀焚香烛,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
“文 革”期间,陵殿及附属建筑,又惨遭破坏,除陵墓外,全部夷为平地。1986年6月28日到1988年10月,陵庙再次重修,即为现存状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