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 For Your Baby Ears
耳疾,就得先对耳朵有初步的认知。您知道外耳和中耳的区分在哪儿吗?简单来说,耳膜以外的地方,称之为外耳;耳道的部分和耳膜以内的地方,则称之为中耳。有了这层认知之后,就可以了解外耳炎及中耳炎了。宝宝常患的耳疾,首先是外耳炎及中耳炎。看似不怎么严重的疾病,若没有得到父母悉心的照料,也可能酿成大病,严重者还会影响宝宝的听力,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常见耳疾One外耳炎
没事不要乱抠耳朵!您不经意的举动,可能是造成宝宝外耳炎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孩子为什么容易感染外耳炎,与您日常生活习惯有绝对的关系,因为孩子感染外耳炎,多半是清除耳垢不慎造成的。
抠抠抠外耳炎找上门
耳朵感到瘙痒怎么办?一般人的解决方式为:随手拿起棉花棒,立即展开抠耳朵行动。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对小宝宝来说,更有严重的杀伤力,因为宝宝耳道的皮肤相当细嫩,若随手拿取异物往耳里抠,很容易使耳道皮肤破皮、受伤,若脏东西、污水或细菌在此时入侵耳朵,就会导致耳道发炎,即外耳炎的发生。
其实宝宝的耳朵若有耳垢形成,除了偶尔听不清楚之外,并严重的影响,所以专家不建议自行使用棉花棒清理,以免耳垢未清除,却弄伤耳道皮肤。若您真的很介意耳朵里的小耳垢,可到耳鼻喉科请医生开立处方签,将耳药水滴入耳内,即可溶解耳垢,很容易就可以将耳朵清理干净。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如何发现宝宝受外耳炎侵扰?并不难,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外耳炎的临床症状为:耳朵似乎怎么清都不干净,不断有分泌物流出,此时妈咪就得特别留心,检查宝宝的症状,有必要应带孩子到医院儿科或耳鼻喉科诊治,进行清理。
一般来说,外耳炎并不算严重的疾病,仅需使用耳药水,待耳内皮肤再生时,千万不可再强行使用棉花棒清理,免得加重病情。至于预防之道是什么?很简单,少抠为妙。
清耳垢请医生动手
刚出生的宝宝,耳道非常细嫩,经不起您一抠再抠!当宝宝耳内有少许的耳垢堆积时,不要急着自己动手掏,请医生来动手才是最保险的方法。那么何时开始才恰当?专家建议,待宝宝配合度较高、不害怕、不乱动时,再进行较为合适,也就是说学龄后再动手较恰当。所以下回当您手痒的时候,请忍一忍吧!
此外,许多妈妈会就近带宝宝到美容院清理耳朵,总觉得看起来专业的美容师,可以好好打理宝宝的耳朵,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行为!首先外表专业的美容师,其实技术并不如医生的好,其次用具是否消毒干净也令人质疑。所以请您不要自作聪明带宝宝上美容院!
常见耳疾Two中耳炎
孩子感冒了,除了发烧、流鼻水、咳嗽等症状外,妈咪还得留心,是否有染上中耳炎的可能。专家指出,中耳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疾病之一,需区分是急性中耳炎还是中耳炎合并积液,再依病症进行处理步骤。
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主要原因
什么是中耳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由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通常是因为耳膜内部发炎所引起。人的耳咽管与咽喉相通,如感冒遭续发性细菌感染后,就会并发中耳炎,即一种由内部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疾病。
家长如何自行判断宝宝罹患中耳炎?当宝宝感冒而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及耳朵疼痛、耳内有大量分泌物、严重流脓等症状时,妈咪就得提高警觉。
而临床上急性中耳炎的诊断,是以耳镜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耳膜是否发炎,先决条件是,有否中耳积液及急性感染症状。专家认为,典型的耳膜变化有:耳膜呈现浑浊、膨出,使用充气式耳镜检查时,活动力不佳等。要澄清一点,若宝宝只是单纯的耳膜发红,则有可能是发烧或大声哭喊所造成,不足以作为中耳炎诊断的唯一依据。
抗生素不得擅自停药
抗生素不是万能,须严格遵守不擅自停药的使用规则,才能有效杀死细菌!国内不少患者服用抗生素时,因未能遵守按时服药和不自行停药,以致药量不足、药效不够,不能完全杀死细菌,使其产生抗药性,最后可能导致无药可医的地步。故使用抗生素一定得按医生指示服药,并且平时不滥用,一经使用,份量绝对要足够。
举例来说,倘若医生开了1周的药量,并指示1日服用4次,患者绝不可擅自减少成1日服用2次,且一定得将1周的剂量服用完毕,千万不可觉得“我好了”而自行停药,以免残留下来的细菌,有机会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有效对抗中耳炎
一般来说,治疗中耳炎多采用抗生素,但根据研究显示,抗生素不必在诊断为急性中耳炎时就立即使用,应在72小时后,病情无改善时再使用。但有些专家则认为,两岁以下的幼儿若感染急性中耳炎,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较为妥当、安全。
若诊断不是很确定、病童年龄大于3岁、症状轻微无并发症,或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中耳炎,就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如果孩子以前就接受过抗生素治疗,低于两岁、为复发性或持续性中耳炎,或是已上托儿所的病童,就建议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有时需合并口服药、打针、全身治疗或是耳膜穿刺术等方式,若只使用耳药水,帮助不大。
目前来说,若是两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口服抗生素对抗中耳炎,疗程约为10天;两岁以上且无并发症者,则建议5~7日,但仍需视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反应来调整。
此外,家长的配合度及孩子是否按医嘱服药,如每日服用药物的次数、剂型及味道等,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故父母绝对要遵守医生的指示。如果宝宝不喜欢药水的味道,或是难以服药,可选用味道较佳的糖浆型药物,或是改以肌肉注射来代替。另外,需注意药物服用完毕后,应再回医院复诊,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更换药物?或是需更久的疗程?专家提醒家长,治疗一定要彻底,以免留下反复感染,影响听力的后遗症。
中耳积液预防有诀窍
有30~70%的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10~14天后,会产生中耳积液,大部分的积液会在3个月内,自动经人体吸收、消失,对健康无太大的影响,不需过分担心。如果宝宝只有中耳积液,没有其他症状,可建议先采用追踪观察的方式,即每1个月或1个半月,做1次耳镜检查;而在追踪其间,应改善家庭环境,如尽量避免接触环境里的香烟;减少使用安抚奶嘴;不要躺着喂奶或喂母乳等。
家长需注意,如果经过1个半月的追踪后,中耳积液情形仍未改善,就可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及评估听力状况。3个月后若中耳积液仍存在,建议做听力测验,若确定对听力无影响,可以继续观察,或服用抗生素,并配合改善家庭环境来帮助宝宝。但此时如果听力已受损且达20分贝以上,应使用抗生素治疗或是做耳膜切开术放置引流管治疗。如果4~6个月后仍有积液未消,且两耳听力皆丧失达20分贝以上,则两耳均需做耳膜切开放置引流管的动作,并视情况是否需长期服用抗生素。
专家提醒家长,使用引流管将积液清除后,必须将流出的液体确实地擦干,以免造成外耳感染。此外,切除扁桃腺、使用抗组织胺、消肿药物,或是类固醇对消除中耳积液并无明显效果,不建议家长轻易尝试。
早期治疗效果绝佳
如何避免宝宝遭受中耳炎侵扰,是考验妈咪注意力的时侯!若家里曾经有罹患中耳炎的宝宝,更要提高警觉,当宝宝莫名其妙地感冒发烧时,就得赶紧请医生诊治,判断是单纯的发烧,还是有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如上呼吸道的扁桃腺感染,或扩及下呼吸道的肺或支气管感染。最重要的是,家长在诊治期间,需配合医生指示用药、改善家庭环境,并进行追踪治疗,才能有效避免中耳炎。不过,家长也甭担心宝宝反复感染中耳炎,只要等他上小学后,情况就会逐渐改进!
【耳疾宝宝居家照护总提案】相关文章:
小儿慢性腹泻的居家照护法10-10
居家怎么给宝宝量身高10-09
如何居家调理宝宝肠胃10-09
宝宝居家隐患的应对措施10-09
家有宝宝如何居家安全10-09
发烧宝宝居家照顾要点10-10
宝宝听力居家自我检测10-10
居家如何测试宝宝听力10-10
腹泻宝宝的居家护理重点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