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科学育儿

时间:2025-01-07 14:15:48 教育 我要投稿

  宝宝纪律一:均衡营养,一年之高在于春

春季科学育儿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儿童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是春季,平均长高1.37厘米,明显高于其它季节。为了满足宝宝在这一时期对多种营养素需求量大大增加的特点,妈妈应该对宝宝进行科学合理地春补。但是,春季宝宝的饮食应以辛甘、清淡为主,宝宝适宜的食品有:粳米、鸡肉、鸽肉、鸡蛋、鸽蛋、鸭蛋、鳝鱼、章鱼、青菜等。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多给宝宝吃绿色蔬菜。多吃青菜,可以内清其积,以利身体健康。

  妈妈注意一: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易造成宝宝智力发育迟缓

  在宝宝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食品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现象。

  专家建议:

  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坚持,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妈妈注意二:科学饮水,喝出健康好宝宝

  生命之花离不开水的滋润,水是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是构成身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水占了成人体重的6 0%,而对于宝宝来说,体重的70%80%都是水。小儿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水的需求比成人多,宝宝年龄越小所需要的水就越多。

  专家建议:

  水的主要来源是白开水、果汁、餐汁、食物(包括奶)。白开水是宝宝最佳的选择。以每千克体重计算,婴儿每天需要的液体量大体是120150毫升,幼儿是100140毫升,学龄前期儿童是90100毫升。

  小知识:

  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20~25摄氏度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与宝宝体内细胞液的特性十分接近,所以与体内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比较容易穿透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妈妈注意三:春天孩儿面,让宝宝不再“火”气冲天

  “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说的就是早春季节乍暖还寒,冷热无常,气候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很容易出现发烧、烦躁、嘴唇干裂、嗓子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火”。

  专家建议: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妈妈要注意膳食合理,以保证充足的奶量。如果不能实现母乳喂养,那么就要选优质的配方奶,并且及时补充白开水。还要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在注重营养均衡的同时,应培养宝宝爱吃蔬菜水果的好习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防止上火。

  宝宝纪律二:早睡早起勤锻炼,疾病不来扰

  春风轻拂,唤醒了沉寂了一冬的神经,宝宝似乎也比以前更有精气神儿了,这个时候可不要让宝宝看电视或玩游戏耗到太晚。早睡早起,呼吸着春天清新的空气进行户外锻炼,才能让疾病远离宝宝。

  妈妈注意四:春季晨练,创造活力宝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暖暖的照进纱窗,那就和宝宝一起起床吧!到楼下的健身场去做做晨练。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仅能使全家身体健康少得病,还有助于养成宝宝活泼、开朗的性格,而积极的个性能使宝宝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

  专家建议:

  出生两个月以上的婴儿最好每天花一小时在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到两小时(上、下午各一次),但是请注意:去活动的地方最好是有绿化的小区或公园,而不是去人多的超市或车多的马路旁。幼儿通过皮肤接触到冷空气,通过鼻子呼入冷的空气,这样他从小就可以锻炼身体对冷空气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妈妈注意五:特别关注充足的睡眠给宝宝带来充沛的精力

  春季是孩子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因此,春季要重视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影响孩子生长的后天因素。不同年龄的孩子除了夜间平均要睡910小时之外,36岁孩子还应每天午睡23小时,3岁以下每天上下午各睡12小时。注意睡眠时间。孩子在24时之后,有一个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而处在浅睡眠状况下的孩子则不容易达到这一高峰,因此,孩子最好在22时之前入睡,以尽快达到深度睡眠状态。

《春季科学育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季科学育儿】相关文章:

春季小班育儿知识10-15

父母如何科学育儿08-18

夏季科学育儿知识06-20

科学育儿知识几则06-08

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不科学的育儿方法10-02

春季的育儿知识学会了吗?09-25

呼吁科学育儿 慎听06-18

幼儿园春季育儿小知识09-17

科学育儿心得体会09-01

  宝宝纪律一:均衡营养,一年之高在于春

春季科学育儿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儿童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是春季,平均长高1.37厘米,明显高于其它季节。为了满足宝宝在这一时期对多种营养素需求量大大增加的特点,妈妈应该对宝宝进行科学合理地春补。但是,春季宝宝的饮食应以辛甘、清淡为主,宝宝适宜的食品有:粳米、鸡肉、鸽肉、鸡蛋、鸽蛋、鸭蛋、鳝鱼、章鱼、青菜等。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多给宝宝吃绿色蔬菜。多吃青菜,可以内清其积,以利身体健康。

  妈妈注意一: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易造成宝宝智力发育迟缓

  在宝宝4—6个月时,单纯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延迟添加泥糊状食品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引起喂养困难,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现象。

  专家建议:

  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要用小匙喂,只要每天坚持,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妈妈注意二:科学饮水,喝出健康好宝宝

  生命之花离不开水的滋润,水是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是构成身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水占了成人体重的6 0%,而对于宝宝来说,体重的70%80%都是水。小儿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水的需求比成人多,宝宝年龄越小所需要的水就越多。

  专家建议:

  水的主要来源是白开水、果汁、餐汁、食物(包括奶)。白开水是宝宝最佳的选择。以每千克体重计算,婴儿每天需要的液体量大体是120150毫升,幼儿是100140毫升,学龄前期儿童是90100毫升。

  小知识:

  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20~25摄氏度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与宝宝体内细胞液的特性十分接近,所以与体内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比较容易穿透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妈妈注意三:春天孩儿面,让宝宝不再“火”气冲天

  “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说的就是早春季节乍暖还寒,冷热无常,气候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很容易出现发烧、烦躁、嘴唇干裂、嗓子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火”。

  专家建议: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妈妈要注意膳食合理,以保证充足的奶量。如果不能实现母乳喂养,那么就要选优质的配方奶,并且及时补充白开水。还要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在注重营养均衡的同时,应培养宝宝爱吃蔬菜水果的好习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防止上火。

  宝宝纪律二:早睡早起勤锻炼,疾病不来扰

  春风轻拂,唤醒了沉寂了一冬的神经,宝宝似乎也比以前更有精气神儿了,这个时候可不要让宝宝看电视或玩游戏耗到太晚。早睡早起,呼吸着春天清新的空气进行户外锻炼,才能让疾病远离宝宝。

  妈妈注意四:春季晨练,创造活力宝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暖暖的照进纱窗,那就和宝宝一起起床吧!到楼下的健身场去做做晨练。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仅能使全家身体健康少得病,还有助于养成宝宝活泼、开朗的性格,而积极的个性能使宝宝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

  专家建议:

  出生两个月以上的婴儿最好每天花一小时在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到两小时(上、下午各一次),但是请注意:去活动的地方最好是有绿化的小区或公园,而不是去人多的超市或车多的马路旁。幼儿通过皮肤接触到冷空气,通过鼻子呼入冷的空气,这样他从小就可以锻炼身体对冷空气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妈妈注意五:特别关注充足的睡眠给宝宝带来充沛的精力

  春季是孩子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因此,春季要重视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影响孩子生长的后天因素。不同年龄的孩子除了夜间平均要睡910小时之外,36岁孩子还应每天午睡23小时,3岁以下每天上下午各睡12小时。注意睡眠时间。孩子在24时之后,有一个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而处在浅睡眠状况下的孩子则不容易达到这一高峰,因此,孩子最好在22时之前入睡,以尽快达到深度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