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满足之间,如何把握这样一个度?

时间:2024-07-14 07:24:52 教育 我要投稿

  01、前阵子,63岁的“音乐教父”推出新专辑《家III》,暌违歌坛多年后重回大众视野,似乎已多了一层柔软的力量,个中的改变,相信是女儿给他的。

  关于罗大佑和女儿,网上消息并不多,前几日看到一则“罗大佑拒给5岁女儿生日礼物”,据说罗大佑去接女儿下课,女儿上车就问罗大佑“生日礼物呢?”

  他回答:“我来载你就是最好的礼物。”

  63岁的爸爸和5岁的女儿,这般“老来得女”的组合常常会让人联想到无条件的宠溺,但罗大佑的表现,让媒体纷纷评论罗大佑女儿是“假的星二代”。

  似乎罗大佑最在意的,是一种非常刻意的“不溺爱”。

  02、这种刻意的“不溺爱”让我想到我的童年的好朋友小波。小波的父母都是高知,属于当时的中产家庭,可他的童年却被匮乏感深深折磨。

  我们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小波被推荐参加一场科学知识竞赛,我把一套自然科学绘本借给他看,小波对那套书爱不释手,反复地读,最后竟然拿了竞赛的一等奖。

  比赛后他跟我说,“真羡慕你有这么多课外书,我父母从来不给我买。”

  作为80后,我们小时候的资源并不匮乏,那个年代流行过的学习机、宠物机、芭比娃娃、手掌游戏机、手办模型……很多孩子多多少少都拥有过。

  而小波的父母把这些课外的读物、用品都归为玩物丧志一类,总是骗小波:

  “等你考上xxx再给你买!”

  “只要把书读好了,以后想买什么买什么!”

  小波童年最期盼的是暑假,这样他就可以住在亲戚家里,从早到晚地打游戏。

  被严重压抑的欲望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寻找机会报复式地反弹。

  有一回,小波爸爸随口一说,能拿物理竞赛第一名就买个游戏机。

  没想到那阵子,小波真的发奋图强啃了好几本习题集,拿下了物理竞赛一等奖。然而,他爸爸却食言了,“等你考上大学再买!”

  等小波进了大学,爸爸早就把当初的“承诺”给忘了,或许小波自己也忘了。

  但被延迟的需求似乎也成了小波内心永远无法被满足的一个固结。这就像20岁时梦寐以求的裙子,到40岁时再获得,早已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进入大学以后的小波,离开了高压的家庭管制,就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橡皮筋,一不小心松开,就远远地弹了出去。

  他偷偷把父母给的学费拿去买电脑,没日没夜地在寝室里打网游,课耽搁了,学费也欠着没交。

  别人在考证学外语找实习的那几年,他都在打游戏。最终,小波没有拿到本科阶段的学位证,毕业后也迟迟未落实工作。

  03、记得读书那会测智商,小波的智商超过130,总觉得他本该有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在小波爸爸的育儿观念里,只有埋头读书是正道,什么课外读物、游戏、玩具……都是需要靠意志去抵抗的诱惑。

  然而,孩子小时候那份未被满足的遗憾,是一种比“成绩考砸”更严重的创伤。

  前阵子遇到小波爸爸,获悉小波的近况:酗酒、沉迷游戏,行为幼稚,常常不出门,还患过抑郁症,这些年几乎没有工作。

  因为顾及小波爸爸的感受,我小心翼翼地提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比如小波对课外读物的向往,对迟迟未得到的掌上游戏机的执念……

  也是那次谈话我才发现,小波爸爸其实也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刻意不满足”存在问题。

  “那时候太希望他能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我一直以为,延迟对那些游戏、玩具的满足,能磨练他的意志力。”

  很明显,小波爸爸是知道“棉花糖实验”的,但他对“延迟需求满足”却有着错误的认知。

  延迟满足绝非“不满足”,并且,拥有这份“延迟”能力的前提,是曾“被满足过”。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他们在幼儿园里找了10名儿童,让他们分别单独呆在一个

  仅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有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儿童:

  “你可以立刻吃掉棉花糖,如果你能等上20分钟,就能得到更多的棉花糖。”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3分钟就放弃了,仅剩大约?的孩子成功延迟了对棉花糖的欲望。▼

  后来对这些经历实验的孩子进行长达10多年的跟踪,发现在实验中没有忍住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专注力、抗压力都欠佳。

  而那些能够成功延迟满足的孩子,学习成绩更高,成年后在各方面的表现也都更好。

  这个实验研究的是儿童“自控”能力与成年后成就之间的相关性,随后,育儿专家纷纷提出建议:在诱惑面前能等待更久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等诸多方面,都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04、“延迟需求满足”的实验之所以能在教育领域“走红”,或许是因为它正好切准了父母们内心对孩子的强烈控制欲。

  而令我非常担忧的是,像小波爸爸这样,对“延迟需求满足”存有误解的家长,或许并不在少数。

  那些错误训练孩子“自制力”的家长,往往忽略的是以下两点:

  1延迟需求满足训练仅适合4岁+儿童

  儿童大脑中“抑制”的能力,由前额叶掌控,大约在4岁时才发育充分。也就是说,4岁之前的孩子更倾向于思考眼前的、可触摸的东西,“忍住欲望”的能力对ta们来说,太困难了。

  所以,4岁之前进行延迟需求满足,其实是在折磨孩子,并不能起到任何效果。

  2“无条件满足”是必要前提

  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要尽可能地无条件地去满足孩子各种需求,饿了要喂、哭了要抱,这份“无条件的满足”是孩子的心理营养。

  有充足心理营养的孩子,ta的内心是相信妈妈在一定的“延迟”之后,会给予ta食物、拥抱和爱的,所以ta才会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对于一个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你让ta如何有能力去“延迟”?

  05、无论是小波爸爸,还是罗大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都是对孩子的刻意“不满足”,生活中这般为了让孩子不被溺爱、学会忍耐,而不给予爱和满足的家长并不少。

  于是,家长们也产生了困惑,爱和满足之间,如何把握这样一个度?

  其实我们要控制的并不是爱,而是给予爱的方法。

  当孩子4岁之后,如果父母要进行延迟需求满足的训练,需注意以下几点:

  1、言而无信的父母养不出有耐心的孩子

  小波爸爸承诺拿物理竞赛第一名就买一台游戏机,然而最后却食言未兑现。

  被父母“哄骗”之后却又未拿到奖励,这种失望和委屈的情绪会透支孩子对于环境的信任感,在ta心目中会产生这样一个信念:“等待后会得到更多棉花糖”的承诺都是骗人的!

  延迟需求满足的训练,只应该是“延迟”,绝非“取消”!只有在充满信任感的也必须延迟满足训练中,孩子的自控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2、训练的过程,要与孩子共情

  其实忍耐和等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在煎熬的体验中,父母最好能够不断共情孩子等待时的感受,跟孩子共同去面对等待的过程。

  比如,我答应过乐乐,等她把自然拼读统统学完之后,会带她去海洋世界看企鹅(这是她最喜欢的小动物)作为奖励。

  其间好多次,她都央求我先带她去看企鹅,她等不及了。我坚持了约定的界限,告诉乐乐:“妈妈也很想去看企鹅,但妈妈会陪着你把功课学完。”

  整个过程,我都在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妈妈听到你的需求了,妈妈也会陪着你一起经历等待的过程。

  3、延迟满足的“训练物”要谨慎

  无论孩子在什么年龄,跟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需求(吃喝拉撒睡),都不适合用在延迟需求满足的训练中。

  这些基本需求,都是跟安全感息息相关的,必须给予无条件的满足。

  适合用于延迟需求满足训练的,只能是玩具、零食、科普读物等“锦上添花”的非基本生存需求。

  无条件满足孩子对于生存和依恋的需求,才能让ta有“力量”去对抗未来人生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饥饿感和匮乏感的“考验”。

  延迟满足的忍耐力不是靠蛮力压制获得,而是来自于耐心、守信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咬牙坚持忍耐的时候,我们不该是冷眼旁观的观众,而是跟孩子一起“修炼”的同伴。

【爱和满足之间,如何把握这样一个度?】相关文章:

自由和规则的尺度如何把握09-20

如何满足女人的满足感09-12

职场中如何理解和把握信任06-16

睡眠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10-30

和孩子的吵架,你要掌握个度12-04

母体和羊水之间的转换如何进行12-17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01-27

如何满足孕晚期的营养需求10-31

如何满足孕晚期的营养需求?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