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发展起自律和自控,能主动控制自身行为以符合主观的价值观、期望、标准和规则。不过,2岁以下的婴儿还不完全具备自控的能力,但在1岁多到2岁左右,这种自控能力就开始有所萌芽。有研究表明,一个2岁的孩子在被允许触摸某件物品之前能够单独等待4分钟左右。
从已有的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3岁前,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一个关键期。这一点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及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密切相关,因为无论心理学还是教育学,目前几乎都公认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也正好印证我们的一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
出生后的前三年,影响孩子的一生
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进展,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早期经验对人一生的长久影响,比如关键期理论、敏感期理论。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在6岁之前,尤其是出生后的前三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1年世界儿童白皮书—幼小孩童的关怀》中,对0~3岁的重要性进行了很多阐述:
“孩子人生中最开始的时期,即从出生到3岁,这个时期所发生的事情会一直影响到他今后的孩童生活和青年时期的生活。但是,这么重要的时期在国家的政策、项目安排以及预算方面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孩子在3岁的时候基本完成了脑部的发育。在许多成年人明白发生
了什么事的时候,新生儿的脑细胞早已增殖,其突触(神经元之间的接触部)的结合也急速扩大,奠定了一生的基本形态。在短短的36个月中,孩子学会思考、说话、学习、判断,拥有了今后作为成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基础。”
“在出生的瞬间以及随后数月数年之中,幼小的孩子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接触、行为、情绪等都在脑内变换成具有爆发性的电子的、化学的活动,脑内的数十亿细胞形成网络,由数兆的突触连接。孩童时代初期,与父母、家人及其他成人之间的接触经验和对话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其重要性如同充分的营养、健康干净的水等。这一时期孩子如何成长会直接决定他今后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且左右其青年时期及成年以后的性格。”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早期发展就像一座建筑的地基构造,决定了人生的长宽高。因此,在3岁之前,我们既需要重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更需要重视他们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自控力的发展。否则,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中小学以后,早期的“豆腐渣”工程将会在面临大风大浪或地震海啸的冲击时轰然倒塌。
自控力早期发展的五个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对自我调节的发展做过许多研究,认为儿童早期身心发展变化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了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五个发展时期:
(1)神经生理调节时期(0~3个月)。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孩子的生理机制保护着他免受过强刺激的伤害,因此很多外部刺激不被加工。在该阶段,虽然照看者对婴儿日常生活常规的安排等外部因素对自控能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婴儿的生理成熟是自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2)感知运动调节时期(3~9个月)。儿童能够从事一些自发的动作活动,并能根据环境变化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逐渐学会了通过他人的行为来区分自己的行为。
(3)(外部)控制时期(1岁左右)。随着语言和动作的发展,儿童开始能够识别照看者的要求,并抑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能明确意识到照料者的希望和期望,并且能自愿地遵守简单的要求和命令的顺从(compliance)行为是儿童最初自我控制行为的萌芽。
(4)自我控制时期(2岁左右)。该阶段,由于儿童的心理表征能力的萌发,开始能够运用符号来代表物体,这使他们能够在没有外部监控的情况下服从照看者的要求,并根据他人的要求延缓自己的行为。
(5)自我调节时期(3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获得了关于自我统一性和连续性的认识,开始把自己的行为与照看者的要求联系起来,这使他们有可能在产生新动机的情况下,依然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从克莱尔考普所提出的自控能力发展轨迹看,儿童早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主要经历了由外源性控制(例如照料者对儿童需要和特点的敏感性、日常生活常规、亲子关系的质量、亲子互动中固有的言语交流等)向强调儿童内在因素的内源性控制(如语言和认知等)转变。
也就是说,在儿童的动作、认知和语言尚没有充分发展之前,对行为监督的责任是由成人承担,成人通过“命令”或“制止”等他控手段,帮助儿童辨别行为后果的危险性,提醒儿童没有记住的行为规则,并使他们逐渐理解和内化社会规则。当儿童的语言发展使他们能够理解规则所包含的意思,记忆发展使他们能记住成人的要求时,对行为进行监督的责任就可以由儿童自己来承担。通过预料行为后果,儿童将自身行为与内在准则进行对比,进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
3岁前,是自控力中枢发育的关键期
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大脑的发育中,针对某种功能会有个临界期。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时期,发育几乎就会停止。美国的研究者认为,“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育临界期是3岁之前,特别是出生之前到出生后2岁半左右是发育最快的时期。过了临界期的3岁以后,“眼窝前额皮质”几乎就不再发育。但这个临界期跟孩子的智力发育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智力发育也不存在临界期。
3岁前,大脑自我抑制系统的这个中枢必须完成构建。如果错过这个时机,以后再建是非常困难的,以至于一生都会受到影响。3岁后,掌管记忆力、判断力等功能的重要新皮质发育很迅速,大脑的发育重心也会转移至此。新皮质里会蓄积大量的记忆(知识),孩子需要用这些知识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用完成的自我抑制系统适当控制大脑边缘的冲动行为,独立适应家庭和社会的日常生活。
因此,3岁前的早期教育,并不需要学习多少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和游戏,尤其是与同伴之间的玩耍。在集体活动中,孩子自然就可以学会如何跟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忍耐、学会合作和互相帮助等。
不论学习成绩多好,学习能力多强,掌握的知识多么渊博,钻研的学问多么高深,如果“眼窝前额皮质”这个大脑自控力的中枢在3岁前没有得到充分发育,都有可能无法控制刹那间的冲动行为。
3岁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完成自控力的基本训练:一是让孩子学会放弃;二是让孩子学会忍耐,初步完成自控力的“硬件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