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重复学习会产生懈怠情绪,甚至出现厌学感。不少家长也指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陷入提前学习备战的恶性循环中。
遵照国家课程标准,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俗称“零起点”),小学一年级要坚持教学“零起步”,幼儿园教育严禁“小学化”的倾向。然而,除了遍地开花的早教、学前辅导机构,能够说明“抢跑”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外,家长们的“领跑”行为,也在助长“抢跑”势头。
近日,记者在阜城走访发现,帮助孩子“抢跑”的家长不在少数,积极推动“零起点”的家长也有自己的教育心得。
“抢跑”优势难持续
家住颍州区的魏女士,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但她已为孩子买好了高年级的教材。“孩子回家总说每天教的东西都是学过的。”魏女士说,翻看课本发现,里面的拼音、汉字写法、算术等内容,孩子学前班时都学过。
魏女士担忧,随着孩子年级的不断上升,课程难度的逐渐加大,“万一到了高年级不适应,成绩跟不上咋办?还是先学学二三年级的知识,早做准备好。”
类似魏女士一样心态的家长还不少。清河小学张老师告诉记者,教的二年级,有不少学生已经提前学习了课本知识。“这些学生虽然提前学了,但知识掌握并不规范,纠正起来难。”
张老师认为,孩子重复学习会产生懈怠情绪,甚至出现厌学感。不少家长也指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陷入提前学习备战的恶性循环中。“事实上,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从长远看,也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80后父母让孩子多样发展“零起步”
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抢跑”教育,在幼儿园时期也已经表现出来。不过,现在一些80后年轻父母,开始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
“只要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不会给她增加额外学习负担,她想学什么就学什么。”80后年轻妈妈关艳楠,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今年中班,“以后就打算在音体美方面对孩子有所引导,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喜欢什么,想学什么。”
在关艳楠看来,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早教班、学前辅导班,是为了求得心安。“可能会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多学、早学课本知识就可以放心了。”
关艳楠的女儿就读育新幼儿园,课堂上,老师通过跳舞、种花草、做手工、画画等活动进行启蒙教育,简单的拼音、汉字、加减等穿插在其中教授。“我认为学多少知识是其次,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比较重要。”关艳楠说道。
改变传
统育儿观教育机制作用大
不过,在应试教育机制下,一个孩子的学业生涯几乎一直处在“抢跑”的状态:幼儿园“抢跑”小学、小学“抢跑”初中、初中“抢跑”高中,其目的在于考试之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不“抢跑”、“零起点”,孩子何时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成长?
阜师院教育学院陈老师认为,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家长们的传统育儿观念仍然难以改变。“学生的升学标准还是以分数马首是瞻,所以在学前教育的准备过程中,家长们已经按捺不住拔苗助长的心理了。
【零起点也能追上抢跑的孩子】相关文章:
教孩子画画也能教错?08-31
过敏也能遗传给孩子11-07
游戏也能促进孩子身体发育08-31
孩子摔跤竟然也能脑震荡11-11
矮父母也能养出高孩子12-08
吃东西也能治好孩子的风寒感冒12-07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在线,抢跑未必有后劲11-27
玉能养人也能害人04-23
孩子多吃海鲜也能致性早熟吗?11-06
咖啡也能养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