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感受善意和付出善意

时间:2023-12-17 15:24:45 教育 我要投稿

  这个世界固然不是处处美好,丑陋和恶意也随处可见,我们也并不告诉孩子们这世界如何如何美好。我们希望孩子们至少有这样一种意识和能力:知道这世界并非处处美好,但自己会选择成为美好的一部分。

让孩子学会感受善意和付出善意

  1、感受别人待我的好

  小宝参加冬令营回来,抱回了一只超级大的毛绒玩具熊,原来是带队老师无意中知道他的生日是在冬令营过的,特别跑出去为他买来的生日礼物。

  我们两个大人对老师的用心非常感动,小宝则一边晒从冬令营得到的各种纪念品,一边忧虑:喔,老师对我们这么好,他们会不会不赚钱啊?

  我们很开心小宝能这样感受别人待自己的好,而不是凉薄地认为,“我去参加冬令营是花了钱的,理应享受这些”。实在是有太多人觉得自己理应该享受世界上所有的好,而对别人待自己的善意从不体察,而大多数不愉悦,正是常常来自对别人待自己“不够好”的不满足。

  2、乐于付出小小的好

  今天中午,我带大儿去小区附近吃我们都爱吃的小面。回来时,在小区门口,遇到一位双手都提着大纸袋的姑娘,显然,她需要放下一边的纸袋,才能自己推开那扇会自动关闭的铁栅栏小门。我们进门后,大儿很自然地闪到门边,继续扶着门,等到后面两三米远的姑娘也进了门,才松开扶门的手。

  孩子能这么自然地随时随处对陌生人付出小小善意,真是让我觉得非常欣慰。之前,我还只是在电梯中、在公交车上、在快餐厅里,发现孩子们这种小小善意的痕迹:

  在电梯上——两个孩子进电梯时,如果后面有人,他们会按住开门钮,等后面的人进来;有人手里拿着东西不方便按楼层按钮时,他们会问人家去几层,然后帮助按好按钮;电梯里有比他们小的孩子或者行动看起来没有那么敏捷的老人,他们会帮忙按住开门钮,等小孩和老人先出去。

  在公交车上——上公交车,他们从来不会一冲上去就找座位,有了座位,会看看车上还有没有更需要座位的人,如果已经坐下,看到有老人或者小孩上车,会马上跳起来把座位让给人家。

  在快餐厅——他们不会直奔空位最多的地方,而是会找空位刚好足够我们的地方坐下;空出来的包装纸、调料小盒,他们会放在托盘中,不会放在桌上;等到离开时,会把托盘中的垃圾倒进垃圾箱,把托盘放好。

  3、把对世界的善意传递给孩子

  我们欣赏孩子这些小小的善意,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在家里有意影响的结果。我们一直留意,让他们看到爸爸妈妈对这个世界的善意,让他们能够体会别人的善意,不成为容易对一点点小事抱怨、不易满足、不乐于善意待人的孩子。

  我们会对每一位来送快递的快递员说“谢谢”,会带着孩子小心地避开保洁员刚刚拖过的、未干的地面,会在孩子小时候提醒他帮助抱小孩的阿姨按电梯按钮。也会赞叹餐厅的用料、厨师的用心还有网上购物快递包装的仔细、淘宝店主开店的不易。虽然从未正式地告诉他们,要对世界满怀善意,但似乎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非常正面的效果。

  这个世界固然不是处处美好,丑陋和恶意也随处可见,我们也并不告诉孩子们这世界如何如何美好。我们希望孩子们至少有这样一种意识和能力:知道这世界并非处处美好,但自己会选择成为美好的一部分。

  也许我们这种想法,会被批评为太过理想、不食人间烟火,“别人都如此,你一个人不这样有什么用呢?”且不说是否真的人人都如此,即便真的是人人如此,你就一定非如此不可吗?

  这并非不可选择,只是有的人会基于实用、实利的目的,放弃这种选择,就像我们母校的钱理群教授所说的,那种“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并不欣赏从小曾被灌输的那种“绝对利他”的价值观,同样,也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

  比起那种唯我独尊、无法体察他人需求、只做于已有益的事情、甚至于人有害也无所谓的孩子,我们更乐见孩子能在前面说的那些小小的地方,感受别人待自己好的,也能在力所能及的小小的地方,付出小小的善意。这无关得失,但关乎人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