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半个多月了,孩子入园的问题
幼儿园和家有天壤之别。别说孩子,哪怕一个大人进入一个崭新环境,开启全新的人际相处模式,面对新的未知挑战,都会有焦虑,会紧张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不是够安全,会担心,我会不会遇到糟糕的事情。
孩子更是如此。
我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照顾好自己吗?
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这些老师值得信任吗?
我能跟这么多孩子相处好吗?
我万一要尿尿了怎么办?
这个菜我不喜欢吃怎么办?
这个老师有点严肃我怕怕怎么办?
别人的爸妈都接他们走了,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还不来?
这些负面情绪会充斥在孩子的小脑袋瓜里,给他们带去很大压力。尤其是在入园的头三个月,这些压力都需要孩子花时间去慢慢消化。
不过好在,如果父母知晓一些孩子的心理,这些情绪和压力是可以更快、更顺利被处理和消化掉的。
父母引导的好,孩子入园适应的就更好。父母引导的不好,则可能还会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
孩子入园的“每日一哭”让父母又心疼又焦虑。
孩子入园困难,主要跟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亲子关系
这种情况,往往是父母认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孩子入园后,父母就疏于关注和陪伴。大人和孩子之间的链接变弱。孩子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会制造一些情况求关注。
譬如,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学校明明能够适应,老师的评价也蛮好。可是为什么每次我送他去幼儿园,他就百般不情愿,或者总有些黏黏糊糊?
尤其有的时候,可能爸爸送入园就很顺利,换成妈妈就各种腻歪和不情愿。
如果家有这样的小孩,就需要父母,特别是妈妈在平时抽出固定时间,专心陪孩子一阵子。因为孩子从父母的陪伴中会得到一个信息:爸妈的爱还是在这里的。他们送我入园不是要抛弃我。我总算可以放心去上我的幼儿园了。
就像是加了油,小汽车才能跑远。当孩子不太愿意走远,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油不够了。
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就是孩子最好的油料。
安全感
安全感是个大话题。如果孩子入园前,安全感的建构就存在问题,那么他们很难顺利入园。
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早期缺席,导致孩子到了3岁仍然无法跟外界顺畅交流,不得不推迟入园。
也有些孩子,入园半年或者一年了,仍然每天哭哭啼啼,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什么呢?是稳定,可控。孩子需要首先从父母这里得到一个印象:父母是稳定在这里的,我的欲望在父母这里是可以得到满足的,我的想法是能够被看见、被尊重的。
在孩子和世界之间,站着父母。
孩子能够和外部世界顺畅交流的前提,是孩子能够和父母顺畅交流,保持信任的、有爱的关联。
所以,如果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很淡,或者对待孩子很粗暴,那么孩子就会同时对外部世界充满犹疑,甚至恐惧。
如果你家有这样安全感严重缺乏的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花更多精力弥补孩子内在的欠缺。包括要更多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哭闹并给以必要的安抚,安排更多的亲子游戏时间,并为孩子尽可能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每一次跟孩子分离,都要有一个分离仪式,等等。
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入园更加顺利。
恰当应对孩子哭闹
孩子入园哭闹是最常见的焦虑表达形式。
当孩子哭喊着不去幼儿园时,你不必跟孩子讲什么大道理,他听不懂。你只需共情地陪伴,重复孩子的话:哦,你现在不想上幼儿园。然后耐心等孩子哭完。
如果可以,去亲亲抱抱孩子。待孩子情绪平复了,再送孩子进教室。
如果一天结束,你去接孩子的时候,他情绪比较稳定,那么说明孩子其实正在慢慢适应他的幼儿园生活。
如果你去接孩子的时候,孩子仍然会哭,那么你可能还需要多下些功夫。比如,放学后多带孩子游戏,运动。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绘本,通过游戏(打架游戏、涂鸦、撕纸、奔跑、拍打枕头等宣泄情绪的游戏)的方式,帮孩子缓解情绪,减少孩子的哭闹次数。
平时的亲子时间,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入园的情景模拟。比如,假装这天送他去上学,假装跟他亲亲抱抱愉快地分离,再假装他来到幼儿园了,跟他玩“我在幼儿园的一天”,并把可能会遇到的小事件,小困难也都演练出来,并引导他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你们玩得越是开心与兴奋,越有利于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