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是从自我照顾能力开始,然而,父母头脑里一定要有一根弦——更重要的是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不仅会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会更自信,对环境、对未来都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独立性不是父母主观的要求,而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从一两岁有了自我意识便开始了。
孩子已经迈出了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作为父母,应该怎样配合孩子的成长呢?
放开你的手
似乎大家都知道一条生活定律:但凡妈妈不能干,她养出的儿女大多能干。我的一个儿时好友即是如此,她妈妈是那种能把任何一件家务事都做得一塌糊涂的人,而她上小学就会做饭,从初中到大学,所有的毛衣都是自己亲手织的。她说没办法,不自己做就什么都没有,都是妈妈“逼”出来的。
好友现在开着一家公司,她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还有个朋友从儿子懂事起就告诫他:“你是男生,妈妈是女生,男生就应该帮助女生、照顾女生。”所以,去超市通常都是她在前面挑挑拣拣,儿子跟在后面提筐推车。现在儿子已经上初中了,对妈妈从来都是知疼知热。朋友常得意地炫耀:“比老公强多了!”
我相信,这个小男生会好好地爱他生命中的每个人。
从普通意义上讲,这两位母亲不能称之为“好妈妈”,但正是她们的“无能”和“自私”,却在有意无意间使孩子拥有了自身最突出的优势——独立,并且懂得怎样关爱他人。而这也是当前独生子女普遍缺乏的素质。
我们都是能干并且乐于为孩子付出所有的母亲。我们见不得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乱七八糟,经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我们亲力亲为,百般呵护,我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事业,就是为了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我们打心眼儿里还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我们自己一样独立,能像我们爱他们那样爱我们。
所以,当孩子动手抓饭往小嘴里塞的时候就让他抓吧,当孩子把手里的美食递给我们品尝时就安心地尝一尝吧,我们心中那个将来独立自主、充满爱心的年轻人,就是这样从我们的一个举动、一个态度中成长起来的。
该出手时才出手
当孩子尝试独立时,其实还是需要父母做后盾的,父母只要传递给孩子一个讯息——我们对你有充分的信心,但如果你需要我的话,我会立刻出现。也就是说,父母只需“存在”,切勿干扰,与孩子保持距离,只当有需要、有危险时才出现。
孩子虽然很想独立完成某件事,但毕竟能力有限,当他遇到某些困难时,自然会向父母求助,所以,父母的存在很重要,培养孩子独立,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出现。
给予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孩子才会放心地去探索,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安全感也分内在和外在。
熊壮壮4岁了,带他在外面玩已经可以很轻松了,因为他不会再缠着我跟他玩,也不需要我时时关照他的安全,他会主动去找小伙伴,或者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但是,他会把我“安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当他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回来,或者玩一圈再跑回来,总之,他知道我在那里,把自己撒出去的时候就很安心。
父母的存在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安全,当他尽情去探索的时候才不会有什么顾虑。同时,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也会帮助他建立自信,他会认为自己已能对自己的事做出决定。孩子很受不了那种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父母,虽然父母完全是出于好心,担心孩子的安全,担心他与小伙伴发生纠纷……但孩子只会把这当成一种不信任而排斥。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要求父母做自己的随身保镖,适度的距离能让孩子更加透彻地明白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他会感受到,我被爸爸妈妈爱着,关心着,并不只限于我在他们的周围的时候,我不在他们身边时,他们也能同样关心我。
这就是内在的安全感。而外在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环境之上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必非要等到孩子自己有独立意识才开始,在孩子还是个小婴儿时,尽量将家中的东西收拾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就可以让他自由在家中活动,爬、抓、走,让他意识到,家庭就是个安全的场所,他可以自由行动。这样不仅可帮助孩子建立独立的性格,还可以建立起自信。
【放开你的手孩子才能独立】相关文章:
放开你的手孩子才能独立12-11
父母应该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吗11-11
不包办 放开孩子手12-05
请大胆放手孩子才能独立12-13
孩子怎样才能学会独立思考12-06
孩子的独立能力其实是你扼杀的12-11
让孩子早点独立11-20
孩子怎么才能长高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