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妈妈送给小小咪一个会说话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玩具。晚饭后,妈妈发现小小咪在那不知道捣鼓什么,走过去一看,原来小小咪正在用力地拆卸喜羊羊身上的装置。小咪便要求她:“不能随便乱拆,听见没?拆坏了没有玩的了。”可是小小咪并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妈妈又提醒,可小小咪仍然置之不理。
面对如此倔强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教育?现在很多父母都为这样的孩子伤脑筋,都反映孩子小的时候特别听话,可是越大越不听管教了,不但不听,还经常闹别扭。其实孩子倔强往往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片面的非理性的认知为基础,他觉得自己没错,都是因为父母不理解,父母和孩子作对反而引起孩子暴躁的情绪。
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孩子的爱护关照太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还是错都一律满足,时间一长就给孩子形成了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想怎么着就要怎么着的错误认识。而当他们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大哭大闹不止,而此时家长如果继续迁就,就更增长了他任性的情绪。
也有一些父母,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不允许孩子有过失、有错误,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观念,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使用暴力,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要对抗,养成了倔强的脾气,而此时家长更气不过,于是再狠打。这样越打越犟,越犟越打,本来平静随和的孩子,却被家长打成了一副不服管教的犟脾气。
其实,父母可以采用“挑战非理性信念”的方法帮助孩子,针对那些造成孩子不良情绪的想法的念头,问孩子:“这样可以吗?”“真的能够这么做吗?”
除了教孩子要理智地对待自己以外,还让告诉孩子要正确地对待别人,要听得进别人提出的意见,尊重事实,尊重其他人,不要对别人的一些细小的过失而斤斤计较,要理解别人的一番苦心。还要学会宽容别人,原谅别人的过失,同时制约自己,宽容别人的同时对自己也强加约束,不能随心所欲,时刻照顾一下别人的感受。
同时还要克服自己思考问题的片面性。有的孩子经常在家里发脾气,和父母发生对抗,因为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或是孩子并不满意准备的东西,这就是因为孩子太自我了,从来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并不是他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必须得到满足,也有实现不了的愿望。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消除他们强大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