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看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类高度传染病,是受麻疹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皮疹,严重的可发展为肺炎、脑炎,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9-14天;
传染高峰期:潜伏期末直到出疹后5天内;
小儿发病率:低龄儿童发病率高,尤其是<1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
为什么低龄儿童易感染麻疹呢
中医认为,孩子“肺常不足”,形气未充,脏腑功能尚不完善。而春天是风邪最旺盛的季节,麻疹时邪的流行是与风邪相合,侵袭孩子的肺卫,向内郁阻于脾,脾主四肢,时邪外泄于肌肤形成的。
年龄小的孩子,肺脾都是相对薄弱的,很容易受到这些时行疫毒的侵袭,是相对易感的。
如果孩子已经接种过麻疹疫苗,患病的可能性比较小;而1岁以前的孩子从妈妈身上获得的抗体较低,肺卫御邪的功能又较薄弱,因此相对年龄稍大的孩子,是比较易感染的。
麻疹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呢
典型麻疹的病情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潜伏期:一般9-14天。感染麻疹病毒后,不会立即表现出来,一般病毒会潜伏在孩子体内9-14天。
前驱期:一般2-4天。麻疹初起时,麻疹时邪夹风邪直接侵袭孩子的第一道防线——肺卫,肺气不宣,孩子出现类似于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可达到40℃以上)、打喷嚏、咳嗽、眼睑水肿、结膜炎或流泪等症状。比较特征性的症状是孩子的口腔粘膜会出现白色的斑点(麻疹粘膜斑),但不容易观察。
出疹期:麻疹时邪是从表入里,从肺卫入脾胃的。邪气聚集在中上焦,脾主四肢,邪气向外透发,透于肌肤,则见出疹。麻疹出疹一开始是淡红色的斑丘疹,有一定的特点,是最先从颈部、耳后开始,再蔓延到面部、上肢、胸部、躯干、下肢。出疹的时候,由于邪气积聚导致内热,所以会伴随着高热、口渴、咳嗽等症状。1岁以内的孩子,一般症状比较轻,皮疹比较少。
恢复期:皮疹出现后的3-5天。邪气透出体表,体温开始下降,最后热退疹回,皮肤开始变棕色,有脱屑。但麻毒是属于阳毒,最容易损伤孩子的阴津,后期常见肺胃阴伤需要逐渐恢复。
这里划重点!如果孩子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精神差、手足冰凉、气喘气促、多次腹泻等症状,家长就要小心麻疹逆证的可能,要及时就医。
家长在面对孩子麻疹时,要记住辨清三怕三不怕:不怕发热,不怕咳,不怕出汗;怕喘促,怕腹泻,怕四肢冰凉。
麻疹和荨麻疹有什么区别
很多家长容易搞混麻疹和荨麻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
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有一定的出疹顺序,从颈部到面部,然后是躯干到四肢,会伴有高热、咳嗽、鼻炎,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
而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变态反应,疹子表现时隐时现,位置不固定,边缘清楚,红色或白色突起于皮肤的风团。出现顺序不确定,常常伴有瘙痒,并不会出现持续高热、流涕、咳嗽等卫表入里的表现,也没有传染性,患病后应尽早找出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