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作为家长是最揪心的,就怕孩子受到了一点点的伤害,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孩子的异常,及时的就医。
孩子生病五大症状要注意
脖子僵硬
脖子僵硬可能是脑膜炎的症状。但家长也不用过于惊慌,还需要综合判断其他的症状,如果出现发烧、畏光、头痛等,就需要马上就医。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可能就是因为落枕。有时候,脖子僵硬又伴有发烧,也可能是扁桃体发炎。不过,还是建议看看医生。因为外伤造成的脖子僵硬,也需要马上送诊。
持续高烧
孩子面色发红发热,有时并没有必要马上送医院。儿科医生表示,父母不要只看温度计,而应注意孩子的症状和身体表现,如果他能吃能喝能玩,就不用送医院。发烧是身体抵御感染的一个表现,如果孩子发烧了,这说明他的防疫系统正在工作。根据定义,当孩子直肠体温高于100.4 F(38.0℃)时通常被认为是发烧。一项研究发现,四分之一的父母会给低于37.8摄氏度的孩子用退烧药,但大多数儿科医生建议体温高于38.3℃时才推荐用药退烧。你可以给幼儿在腋下测体温,但测量结果要增加1℃才更准确。当有必要时,可以给孩子吃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孩子超过6个月大),以减少他的发烧,但一定要控制好剂量。
严重头疼
怎样判断孩子的头疼是轻微的,还是严重到需要立即就医呢?专家指出,轻微头疼可以通过非处方药或者休息一下很快缓解;如果头疼持续数小时,或者严重到让孩子不能吃,不能玩,比如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都看不进去了,就有必要送医治疗。
广泛皮疹
如果孩子只是在胳膊或者脚上的某个部位长皮疹,通常是无害的。如果皮疹遍布全身,就应该检查身体。美国急诊专家教给家长一些鉴别方法:如果按压皮疹,皮肤由红色变成白色或泛白,不按压时,颜色又恢复成红色,这种情况就不用担心,这多半是由病毒性皮疹、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等引起的。此外,剧烈咳嗽或者呕吐后出现在面部的皮疹,一般也不是严重问题。
如果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按压与否都不会改变颜色时,就需要及时就医,这可能是脑膜炎或者脓毒病的症状,伴有发烧时更要当心。另一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是,荨麻疹同时伴有嘴唇肿胀,就必须要看医生,如果发现孩子呼吸困难,这可能是致命性的过敏反应,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严重胃疼
当孩子食物中毒或者患肠胃炎时(也即所谓的“胃流感”),要密切观察他们呕吐或者腹泻的频率。呕吐或腹泻会导致脱水,若是轻微脱水,可在家补充电解质溶液。如果情况变得更糟,比如出现排尿少、身体有病态等症状,就则需要马上就医。通常一个下午呕吐三次不会导致脱水,但如果八小时内腹泻八次就有脱水的危险。并且孩子年龄越小,脱水的危险也就越大。
宝宝持续高烧正确的处理
1、减少衣被
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
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体温
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5、宝宝发烧体温高
宝宝发烧体时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选用药物降温。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使用退热药物。特别是体温突然超过40℃时,不仅需要使用退热药物,还要采用其他退热方法。
6、退热贴
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孩子生病时父母的态度
每一个孩子都会生病。在孩子生病时,需要勇敢起来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家长。
通过扮演医生的游戏,能较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对医生的恐惧心理。
父母学做“医生”,就能在孩子发病或病情有所发展时,及时发现孩子的“蛛丝马迹”,
便于医生确诊与对症处理
孩子生病时,父母会体会到种种复杂的情感:由于父母的个性差异,每位父母表现出来的对生病的孩子和疾病本身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父母不同的态度影响了孩子自己对待疾病的态度,也影响孩子面对困难、逆境的人生态度。
婷婷是个可爱活泼的6岁小女孩,最近却被父母带着频频奔波于各医院之间。因为她因感冒而引起了一种抽搐病,总是不由自主地抽搐,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在医院的检查表明孩子生理机能都正常。
在百般无奈中,经人提醒,婷婷父母带她到心理咨询室求助。咨询师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情况:其母亲在场时,婷婷发病的次数多一些。在咨询中,咨询师还观察到其母亲几次给婷婷数脉搏,而且婷婷的每个动作都会引起她的格外关注。
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初步断定婷婷的母亲有明显的神经质人格特征。人格测验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对婷婷及家人的详细交谈,咨询师诊断婷婷患的是儿童情绪障碍,主要是由其母在婷婷患感冒后的紧张表现所致。母亲的过分关注、紧张甚至当面哭泣让婷婷觉得自己病得很重,她也开始非常在意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并对病情的看法很悲观。她不再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放弃生活自理,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抽搐主要是由于她的心理作用引起的一种心因性疾病。
咨询师先对其母亲进行了心理援助,帮助其缓解过分紧张的情绪,并要求其停止对婷婷的过度关怀。对婷婷,咨询师主要用暗示法,当着其父母面告诉她:“你现在得的是一个很小的病,很多时候是会自己好的”。在这种暗示下,加上其母改变了态度,两个星期后婷婷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家长对待疾病的紧张态度会导致孩子病上加病
在这个典型的例子中,一个简单的感冒转变成了心因性的抽搐。幸亏及时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否则母亲这种紧张、焦虑、悲观、敏感的态度,会对婷婷今后一生都有影响,婷婷很可能也发展出神经质倾向,长大后很难承受生活中的任何重大刺激、压力等。
父母沉着、冷静的态度则让生病的孩子有安全感
有个小学生生病了。医生给他量完体温,当着他的面告诉其父母有99度。孩子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他听同学说过,有一个人因发高烧到40度就死了,现在自己已升高到近100度,必死无疑!但他看到父母都非常镇静。父亲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给他吃药、念故事,表情很平静。孩子认为这是父亲用了极大的勇气在和自己共度最后时光。
【孩子生病这处僵硬竟会丢命】相关文章:
家长这7种行为竟会扼杀孩子的天性?10-29
2岁孩子吹空调险丢命 只因这事08-27
这5种情况 竟会影响到儿童性格09-12
孩子不生病的秘密 爸妈一定要知道这11-15
除夕的孩子命如何10-11
孩子出现关节肿胀僵硬多见于什么病?11-05
父母和孩子亲子关系僵硬怎么办11-11
观音送子的孩子什么命04-11